上一页|1|
/1页

主题:广州作为华南唯一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容动摇

发表于2006-09-26
广州作为华南唯一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容动摇
发表于2006-09-26
广州开发区的成功,首先在于它闯出了一条集约式发展的新路。
发表于2006-09-26
该区提出“用一流的环境引进一流的项目”,让每一寸土地都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入区项目必须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通过抬高准入门槛,引进更多的高素质、有实力项目。他们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规定项目投资总额和密度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供应土地,投资规模要达到500万美元以上,达不到这个底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引导其进标准厂房;明确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防止多占少用、浪费土地资源;坚决杜绝擅改土地使用性质的现象,且规定项目签约后半年内必须打桩,2年内必须竣工,对超过期限不动工的,解除土地合同收回土地。2002年以来,基本消除了闲置土地。另外,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原则,不随意降低地价,不搞“零地价”或象征性地价,不搞无原则优惠让利的恶性竞争进行招商。
发表于2006-09-26
集约用地创造了显著效益:2003年,广州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用地产出生产总值18.79亿元,实现税收3.34亿元,完成外贸出口1.43亿美元;按已出让工业用地计算,每平方公里当年产出工业总产值61.1亿元;每1万元生产总值实现税收1779元。建区以来,财政每投入1万元基础(公共)设施资金,合同引进外资8416美元,生产总值10.7万元,工业总产值24.8万元,税收2.6万元,出口7953美元。其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在所有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前列。
发表于2006-09-26
在集约发展的进程中,广州开发区十分注重推进产业集群化,现已形成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光机电、钢铁、食品饮料、汽车、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群,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总量八成以上,像汽车产业群已有70多家关联厂家,投资总额达11亿美元;电子信息产业群有80多家企业,年产值230多亿元。
发表于2006-09-26
他们还高标准建设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平台,积极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场地30多万平方米;整合区内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管理、咨询等各种中介服务;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和奖励基金,吸引15家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并与市科委组建了广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多渠道资金保障。去年,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逾212亿元,占全区当年工业产值的23.7%。
发表于2006-09-26
建立“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
发表于2006-09-26
去过广州开发区的人,都对那里良好的软环境印象很深。
发表于2006-09-26
两年前,广州开发区提出招商引资和企业筹建的“1·2·3”目标,即每1个工作日引进1个投资项目,每2个工作日有1个项目动工建设,每3个工作日有1家企业试投产。2002、2003年连续两年都全面超额完成任务。该区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的招商公司,全部实行企业化管理,有的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在招商方式上提出自主招商与中介招商、主动出击与搭船出海、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产业族团招商与以商引商、引资与引智引管理、政策规定的调整与项目引进的客观需求的“六个结合”。目前,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区总量的4/5以上,世界500强有85个落户区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17个。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