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惊人的创举:小岗村农民的"秘密协议"

发表于2013-04-22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3/13/content_11002978.htm

原文链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书摘一

惊人的创举

引子

两 个 预 言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在于他们那惊世骇俗的预见性。1850年,卡尔·马克思写道:

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末他们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

中华共和国

自由,平等,博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2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发表于2013-04-22

历史翻过一百年,最反动、最保守的国度不仅成了共和国,而且是亿万劳动者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正是马克思所设想、所憧憬的社会主义制度。

1957年毛泽东率团访苏。他在同赫鲁晓夫交谈时指着邓小平说:看见那边那个矮个子了吗?他很聪明,前途无量。

历史又翻过了二十年,当邓小平第三次在中国政坛上崛起,中国开始了又一个天翻地覆的伟大时代。

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然而民间有谚曰:天塌下来,高个子顶不住,矮个子顶得住。

发表于2013-04-22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业主论坛

 

发表于2013-04-22

虚的啥呢????????

回顾中国"改革创新"之历史都不让发。

发表于2013-04-22

“坐牢杀头也甘心!”被称为“拉开了农村改革大幕”的小岗村农民的“生死文书”,带着触目惊心的悲壮感。

他们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并丈量了土地,一个早晨就分完了。大包干到户就这样偷偷摸摸诞生在凤阳。

后来,有了一些不同的说法,一些地方开始争论到底哪里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谁有首创权。其实这是一个无法弄清也无须弄清的问题。实际上,粉碎“四人帮”后,贵州、内蒙古、安徽、河南、四川、江西、浙江等许多地方都有一些农村在偷偷摸摸地搞不同形式的包产到户。小岗村只是一个标志,一个中国农民迫于生计,奋力掀起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的一个醒目标记。

值得品味的是,小岗村农民的“秘密协议”正好签订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这不是巧合,而是说明了当时的“天下大势”;同时也说明了小岗村“包产到户”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为何在安徽?树有根水有源,这还得追溯到许多年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李铁映主编,彭森、陈立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2013-04-22

郑重说明:

以上帖子全文有中断,原因是有心虚的人,人为控制,详文请登陆链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3/13/content_11002978.htm

谢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