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 于无心时入耳(7)——SARS时期的聆听

发表于2003-05-07
好久没有认真的听音乐了,也许是因为生命里失去了太多,所以特别 珍视现在拥有的一切吧,在这个非常时期里,我显得有些神经质,不知道 其他人是否和我一样,觉得生命在恐惧里有了更多意义。 担心久了便会有段时间特别想得开,趁下一波的恐惧未开始好好放开 耳朵和心灵吧。 speedometer一个无甚名气的电乐艺人,这张《Private》怎么也只能 说是一张普通的chill派沙发主义的唱片。但是我喜欢封面,四分之一部分 的巨型油罐在青色的处理下和暗蓝色天穹形成某种象征。我才看完《关于 丽丽周的一切》。我想到苍穹。音乐是空旷感的chill舞曲,一点funky, 还有聪明舞曲的影子。窗外又开始下雨了,酸酸的我想飞,天色已晚,从 窗户里看到反射的我:到底需要几次反射,才能模糊心情,让这音乐适合 所有人冥想? 有些音乐从一开始就不为所有人而作。这几天我无论如何也听不下那 张舒伯特的奏鸣曲——浪漫气息里发散的怎么是诱人的绝望?很奇怪,也 懒得再多想。Bill Evans三重奏的《Moon Beams》比较适合下雨天的回忆, play……62年,在lafaro死后Bill的新乐团的第一张唱片,曲目都是些ballads 风格,但是和scott lafaro弹贝斯时期的风格大相迥异,Bill相当的平静, 在旋律底下掩不住的伤感总会不小心碰到我的神经。Bill该也是个不够坚 强的人吧!还记得在前卫村Bill和Scott对飙的现场么,我没听过哪一个贝 斯手能够在钢琴三重奏里如此抢耳,那应该是波普时代最优雅的现场之一。 窃以为,三菱的跑车广告里金成武送给那位美女的那张《waltz for debby》 不如这张契合气氛。 写完这段话的工夫了,我听了四次《Moon Beams》,让软绵绵的忧伤 浸淫。Nick Cave最知道我现在需要什么,《No More Shall We Part》是 我最喜欢的Nick的唱片——这样的说法让我想起大江健三郎的“暧昧的日 本的我”。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从黑暗直到光明。可是SARS时期,还是呆 在各自家里罢……上帝在我房里,我不知道他会否同情我这个胆小鬼。唱 片里,我和Nick一起寻找信仰,不管是否存在lost这码事。他曾经那么粗 暴,而我正在向往他的勇气。 我在靠近垃圾堆的地方找到爱情,我在太阳透过云彩洒下的浩荡金黄 里感觉到天国,我在母亲的唠叨埋怨里还原家的形状,我在每天睁眼看到 的上铺床板下证明自己存在……在这样的排比里peter murphy找不到自己 的位置。不过我喜欢他的《Cascade》确实属实。感谢一个朋友的转让。很 久了都没想明白他把自己少年时代照片放在封底的寓意,想不出就算了, 我只是觉得小murphy应该是个和我一样的乖孩子。如果不考虑同性恋因素, 韩国电影《肢解爱情》应该用这张代替placebo的《without u I‘m nothing》 作为道具,只因为那首《I will fall with your knife》。peter的声音 在走调边缘游离出世,进入体内,那里猩红一片,但是温暖。 18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在 18岁之前,我老在揣摩别人的想法,因为一直都以为思想只是某种空中来 去的东西在自己脑子里停留时的产物而已。这种想法很神秘。但是不是我 一个人有过让大家思维一体的念头。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解放同时也释 放出了很多理想化的主意,比如Paul Van Nevel指挥Huelgas Ensemble演 绎的这张文艺复兴时期合唱《Utopia Triumphans》所传达的内容。Alessandro Striggio的《Ecce Beatam Lucem》是最典型的作品,作品要求的是四个 合唱团而不是四个声部来演奏,四个团在演唱中互相照应形成和声和旋律 的交错,达到最终的和谐!作品以In Paradisum两个词结束,传达出这个 乌托邦时代最后的胜利。 多希望啊,看到这样的和谐:清晨醒来,阳光明媚,小鸟在身边飞舞, 森林就是我们的城市,我们是这自然的孩子。幼稚的想法仅存在于这一点, 时空坐标往后,音乐构建的乌托邦无声倒塌,雨继续下。 带上口罩,出去找点吃的. --------------------------------------------------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发表于2003-05-07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