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是否有数据表明购买学区房让子女上相对更重点的学校,会得到比非学区房区域的儿童更好

发表于2016-11-23
标签:电脑 孩子 学校 学区房 购买学区房 

我是一名教育媒体的记者,工作地点主要在北京。
咱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题:
第一,买了学区房,为了让孩子进入附近的好学校就读,是否是个好选择?
第二,让孩子在普通学校念书,和在好学校念书,就有那么大的差别么,有数据说明么?
本文数据来源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

咱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在重点学校旁边买学区房,进而可以通过电脑划片,使孩子就近进入附近的好学校就读是不是个好选择?
 择校,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北京而言,择校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是小学升初中阶段,即“小升初”。1993——2012年,北京的“小升初”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1997年,学生就近在划片区域内选择学校就读。1994年第一次提出了”择校“,以教育大区海淀为例,从严控制比例,一般以3%-5%为宜。

第二个阶段,1998年——2002年,1998年,北京借鉴香港的经验,将电脑派位引入了小升初

第三个阶段,2003——2007年,入学模式多样化:
分为划片就近、回原户口所在地入学、进入寄宿学校、特色实验班、特长生。
除了划片之外,特长生为主要入学模式,控制在3%左右。

第四个阶段,2008年后,小升初的四大渠道形成:

先来认识一下四种渠道:
第一,指的是在学校附近有房子的孩子通过电脑划片,进入该校就读

第二,推优。这里的”优“,有一个打分结构,不只是三好生一个称呼。打分结构混乱,比较主观,比如大队长一分,突出进步两分……这个方式的本意是鼓励素质教育,但是这个标准衍生了给教师送礼等等陋习。
第二个个方式,是特长生入校,无数的孩子没有童年了,这还用多说么。

最值得说说的是,第四种方式
占坑班”,是指公办重点学校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可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升入本校初中。
“占坑班”起源于1998年,由于当时“小升初”由统一考试改为“电脑派位”。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进入薄弱校就读,而重点学校为争优秀生源也不愿意接收“电脑派位生”,于是出现以“奥数”培训为主的培训学校充当起替重点中学选拔学生的功能。目前,各个名校都有自己对口的培训学校,只有进入该校就读,才有可能将来被“点招”进入该名校,是为“占坑”。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