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财大第三方独立评估:自贸区制度创新满意度逾

发表于2014-11-17

评估结果表明,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完善法制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及政策措施的满意度,基本在80%以上。“自贸区一年建设取得了预期效果。”

本 报讯(记者)经市政府批自贸区制度准,上海财经大学承接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评估报告》项目,对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年做第三方独立评估。目前 该项目已按期高质量完成。评估结果表明,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开局良好,第一年建设取得了满意的制度创新绩效,综合满意度在80% 以上。

项目组首席专家赵晓雷教授说,“要对试验区的改革措施做独立、客观、准确的评估,首先是要找准对标体系,体现评估的价值指向。”他透 露,课题组从一开始就决定将国务院总体方案明列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措施作为评估标准,从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开放、贸易方式转变、金融开放创新、法制 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来衡量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绩效,给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有了评估标准,接下来就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赵晓雷表示,财大版评 估报告的特点在于专业规范、方法科学。“我们将评估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规范定性评估,包括主要建设任务推进评估和制度创新绩效评估。”在评价自贸区建设任 务推进情况时,课题组做了“笨功夫”,将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进展和落实状况,与国务院总体方案规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逐项比照,对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给出 准确和专业的评估。

在做制度创新绩效评估时,课题组与上海统计局合作,获得了547份有效调查问卷,还动用上海和北京的专家库,召开了若干 场专家、企业及监管部门座谈会,涉及跨国公司、国有企业、中小民企,以及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商务、口岸、金融等相关部门。 下转6版 (上接第1版)根据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反馈情况,按照不同的权重分值,课题组最终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绩效评估结果。

除了规范定性评估外,财大自 贸区评估另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引入科学计量评估方法。课题组参考国际公认的营商环境主要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自贸试验区评估五级指标体系,还开发出一套评 估模型和软件。“只要将相关经济流量数据输入,软件就会自动分析,并按照五级指标体系,给出客观的制度创新绩效评估结果。”据悉,这套评估模型最大程度排 除了主观评价因素,今后随着自贸区经济数据越来越丰富,会变得更准确更客观。赵晓雷透露,目前这套综合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参量化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制度 创新绩效评估软件也在申请著作权专利。

评估结果表明,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完善法制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及政策措施的满意度,基本在80%以上。“应该说,自贸区一年建设取得了预期效果。”

评估报告最后还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比如,以行政备案制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及监管信息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在促进对外投资方面,课题组建议能否放开个人对外投资的限制性监管,让自贸区对外投资窗口开得更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