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文汇报12/17日文章:不找物业,做自己的大管家.

发表于2012-12-19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house/20121217/c_114049951.htm

众和新苑小区物业费标准12年未变。两年前,物业公司合约到期,业主们找不到愿意接受这个价格的新公司;他们一咬牙:不找物业,自己当管家。

收回社区公共财务管理权的业主们,在居民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有序组织小区物业管理的各项事务。结果,物业费没有上涨,小区物业还在2年内积累下30多万元经营结余。但更重要的是,对社区事务的亲历亲为,让业主们对“家园”的感情更加深厚。

只要一名物业经理

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的众和新苑小区有11栋楼,包括28层高的商住两用楼和11层高的多层住宅楼,小区共有产权房398户,规模迷你。

建成10多年,众和新苑的物业费始终没上涨:商住两用的高层每月每平方米1.2元;多层住宅楼每月每平方米0.78元。2010年小区选举产生新一届业委会,当选为业委会主任的管荣良先后找了5家物业公司,“一家都没谈下来”,其中一家公司表示,高层物业费不能低于1.5元,多层不能低于1元。

业主们不同意提高物业费。有人建议,索性不要物业,自己来管理小区。

“没听说哪个社区不要物业的,自己管怎么管?没有现成的办法可参照。”尽管疑虑重重,这个提议还是被全体业主通过了。

“业委会和居委会不可能充当物业,谁来招聘和管理保安保洁人员?出现工伤等等情况,风险谁来承担?”居民区党支部牵头召集居委会、业委会多次座谈,最终决定由业委会招聘一名物业经理,实行“业委会领导下的物业经理负责制”。

众和居民区党支部的上一任书记傅春娣被业委会相中――她在小区工作多年,对居民们都很熟悉,离任以后被众和隔壁的小区聘用,参与物业服务工作。业委会一致同意后,管荣良打出“感情牌”,把傅春娣请回众和新苑担任物业经理。

业委会不具有法人资格。按照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由业主自行管理物业的小区,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对管理费用、专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等进行财务管理,并根据委托财务管理合同开通专项维修资金账户。“除了这条,法律对‘自行管理’没有更细的解释。”管荣良说,“也就是说,找到可以委托其进行财务管理的机构,是业委会动用维修资金的前提。”业委会把这个规定通俗地理解成“物业挂靠”,找了一家物业公司,以每月2500元费用,委托他们进行财务管理。

2年经营结余30万元

“你们的管理能改进改进吗?”“你们就给这点钱,还想怎么改进?”这样的对话,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绝不罕见。

物业费偏低导致服务不理想的状况不难理解;但是,物业费不涨,社区管理真的没法改进吗?众和新苑的业主代表吴志道不这么认为:“小区实行自主管理2年,不仅管得比过去好,公共财务也有了超过30万元的节余。”

众和新苑入口处,张贴着一份约2米宽、1米高的财务公告,用表格详细罗列了小区上季度每个项目的收支费用,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前物业公司账目不清,业主非常不满,并且因此质疑业委会监督不力。”管荣良说,“自主管理后,信息公开是头等大事。”

“物业说了算”是包干制物业管理最容易引起业主不满的地方。众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李宪芳告诉记者:“以前物业使用维修基金,经常按照急修项目列支,事前不告知业主。业主们要等收到维修基金账单才知情。”现在,业主大会公约规定,凡使用经费在1万元以下的项目,需由业委会讨论决定,1万元以上的项目由业主大会决定,物业管理人员的雇佣则经业主代表大会通过。业主代表大会还请了两个从事会计工作的居民担任财务监督员。

管荣良的“财权”仅限于两桩事务:小区有老人过世,业委会代表全体居民送花篮;小区有人得重病住院,业委会代表居民前去看望――这两个开销业委会主任可以签字拍板,其他事情都得集体商议。

“收入方面,小区资源有限,除了物业费、停车费、广告费,没有其他开源的空间,但在节流方面我们做得很好。”管荣良说,知情权和监督权“回归”后业主们重拾主人心态,花起钱来也有一种主人般的“吝啬”。

吃力活也能叫动保安

去年,多层居民楼中有住户发现家中自来水泛黄,打听后知道很多住户有同样遭遇。居委会和业委会联系自来水公司检修,发现自来水管早已老化,有必要全面改造。

“改造管道要对小区路面‘开膛破肚’,影响到每个居民进出,还妨碍私家车主停车,未必每个业主都同意。”物业经理傅春娣挨家挨户上门征询,获得绝大部分业主支持,有人还建议“索性把路也修修”。

“水管改造和路面维修期间,小区157辆私家车停在哪里?谁也没本事找出这么大场地来。”李宪芳说,在以前,这类无人可解的症结多半会使工程搁浅。如今业委会充分发动集体智慧,请江浦路街道和交通队联系协调,在水管改造的1个半月内,允许私家车晚间停在附近车辆往来较少的唐山路。

这期间,小区保安加值夜班,在唐山路轮流巡逻,确保没有一辆车子受损。

如此“吃力活”,为什么叫得动保安?傅春娣告诉记者,小区的保安、门房是街道介绍的“4050”人员,保洁和绿化人员都是外来务工者,众和新苑给他们开出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交齐社保,并提供很多福利――比如免费提供8元一顿的中午饭,为前后门岗安装空调,逢年过节奖励慰问等。“保安、保洁工作者在这里工作得很开心,乐意为业主们服务。”

工程期间,业委会跟自来水公司达成“君子协定”:他们帮助施工队解决一部分住宿、饮食,施工队同意由业委会自行购买钢筋、水泥、石头等材料。最初预算3万的项目,最终只花了1.7万。

“自治管理的好处,不只是让物业服务更完善,还让业主之间产生了自家人的感觉,小区的人文环境也变好了。”业主代表赵慧敏对众和新苑的改变非常满意,今年10月,她在小区买了第二套房,“看来看去,还是我们这里环境好”。(记者钱蓓)

发表于2012-12-19
shuangyu99,您好!您所发的帖子“文汇报12/17日文章:不找物业,做自己的大管家.”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2-12-19
shuangyu99,您好!您所发的帖子“文汇报12/17日文章:不找物业,做自己的大管家.”已被设置为固顶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