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如果房价继续上涨 未来楼市必然崩盘

发表于2013-09-11

房地产市场火爆到疯狂,这是否意味着击鼓传花的游戏已到尾声?

房地产越火爆,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越大,缓解债务危机的能力越强,各方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度越高,这是无法解套的循环。


发表于2013-09-11

9月2日某院发布的 “百城价格指数”数据显示,“百城房价”已经连续15个月环比上涨,8月百城住宅价格同比上涨8.61%,是连续第9个月上涨,并且涨幅比上月扩大0.67个百分点,广州房价同比涨幅达24.15%,位列百城之首。

而从环比来看,环比上涨的有71个城市,下降的只有29个城市。


发表于2013-09-11

有几个迹象显示,房地产的绞索越来越紧。

资金集中到大城市,上一轮房地产限购曾逼迫房地产开发商涌入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随着调控的放松,开发商的资金再度聚焦于一二线核心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与财富的集聚能力,被视为可以抵抗房地产泡沫崩溃的最厚冰层。


发表于2013-09-11

8月全国十大重点城市的住宅均价达到17871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1.49%,涨幅比上月扩大0.15个百分点,同比则上涨了12.18%,且已连续第10个月上涨,涨幅进一步扩大了1.12%。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涨幅一马当先。相比而言,洛阳、太原等二线城市涨幅不高,而实体经济与民间借贷链条同步崩溃的地区,房价出现大幅下挫,如鄂尔多斯、温州、神木等地。

发表于2013-09-11

再看上海“地王”,按照规划,徐家汇中心将成为一站式国际时尚商圈,项目分为办公、五星级酒店、公寓式酒店、商业、文化娱乐5种功能形态。主要是商业圈开发,并不是以商住楼为主,与百姓真正关心的房价走势似乎也远了一点。

发表于2013-09-11

因此,决不能概念化、标题化地看北京“楼面价7.3万元/平方米”“预期售价15万元/平方米”的单价“地王”和上海217.7亿的总价“地王”噱头,而是要细细分析和斟酌其诞生的细节。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背后的“真相”以及到底对市场有无影响、影响多大、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发表于2013-09-11

总体上看,内地房价已经失去了继续上涨的基础。最多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高端楼盘和一般商品房,市中心土地资源稀缺地段与一般地区在价格上出现严重分化。从政策角度分析,调控不会有丝毫松懈,调控手段将会更加完善有效,比如推出房产税,替代行政化手段较强的限购政策等。有舆论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将会出台对楼市更严厉的政策措施,如土地政策的较大改革等。

发表于2013-09-11

从市场角度分析,已经出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价无市。标价再高,购买者寥寥。消费者、投资投机者已经很难继续支撑和满足当前的畸高房价。购房需求者已经出现被高房价吓得望而却步的迹象。这是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征兆和信号,说明高房价正在作最后的负隅顽抗,高房价已经进入穷途末路了。一旦这种迹象成为气候,那么,房地产市场离泡沫破灭就不远了。温州房价已经“腰斩”,出现大量房产价值低于贷款本金的现象,房主弃房而去的可能性在增大,房贷风险已经凸现出来。这种状况将会蔓延到全国。

发表于2013-09-11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亚洲房地产泡沫被刺破是必然的,内地房地产或难幸免。目前,印度、印尼金融体系和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较大幅度波动,市场担忧亚洲金融风暴再次来袭。我国香港特区已经高度警觉起来。日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坦言:“过去2~3年,香港楼价经历了不健康的暴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市已箭在弦上,利率上升将导致资产重新定价,楼价届时将不可避免地下跌。”

发表于2013-09-11

从企业角度分析,在一些企业陶醉于拿“地王”的兴奋中时,一些更加精明的企业却选择了撤离,认为中国内地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破裂的风险。比如李嘉诚近期已经在大幅度抛售香港和内地房地产,转而投资欧洲等海外地区。万科的王石先生和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女士都多次警示内地房地产的巨大泡沫破裂风险。特别是王石先生已经将一部分资本撤离到美国开辟新的“战场”。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