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徐汇滨江“慢了一拍”错位发展

发表于2013-05-03

徐汇滨江

“慢了一拍”的徐汇滨江,反而可以吸取徐家汇(002561)、陆家嘴(600663)这些成熟CBD此前发展的经验教训。

徐汇滨江今昔

下图:徐汇滨江老照片,徐汇滨江地区沿江曾经分布着“铁、煤、砂、油”工厂,大量扬尘和污染排放使该地区成为上海城区重点污染源之一。

上图:2012年4月23日,位于龙腾大道的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临江一侧预留了有轨电车道、休闲自行车道。





“从徐浦大桥到日晖港,徐汇滨江8.6公里长的岸线,在开发之前除了有300多米的空当外,老百姓几乎是到不了江边的。”徐汇滨江开发启动后5年,滨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轩这样说道。此时,这个曾经是“铁、煤、砂、油”汇聚的码头,早已形成上海唯一一条可以驱车饱览浦江秀色的滨水景观大道,在被整体抬升6.5米的车行道上,驾车人可遥望到浦江对岸。

从最初只是想打开一片滨江公共空间,到如今展开一个“上海西岸”的文化产业高地蓝图,徐汇滨江作为浦江岸线开发的“后起之秀”,“慢了一拍”却让它开始寻找与周边区域错位的发展路线。

利用历史建筑唱文化戏

与黄浦、虹口等区相比,事实上,徐汇区的滨江开发是稍稍“慢了一拍”。“徐汇区在2004年设立了浦江办,同时也将徐汇滨江地区纳入了区域内的六大功能区建设中。”乔轩回忆说。但是,此后几年,徐汇区一直在进行的是这一地块的城市形态研究与历史建筑调查,并未进入实质的启动阶段。

直到2007年,随着龙华机场搬迁被纳入了实质研究阶段,徐汇区才正式开始滨江这一地块的前期规划研究,就在这一年,徐汇滨江“七路二隧”也动工建设,徐汇滨江的开发真正拉开了大幕。乔轩口中的“七路二隧”包括龙华中路、宛平南路、云锦路、东安路、瑞金南路、枫林路、丰溪路和打浦路过江隧道复线、龙耀路过江隧道。“七路二隧”的建成形成了一个滨江快速交通网络,第一次打通了外界进入徐汇滨江的主要通道。

2007年开始,沿江的水泥厂、沙石料码头,以及铝制品、造纸、塑料制品、印刷企业等关停并转,一场关于徐汇滨江段的整治工作拉开了序幕,116家企业,3500户民居告别了滨江区域。

经过了近3年的整治,利用了LED、微风发电、太阳能系统等低碳技术的徐汇滨江作为上海第八个低碳发展区,于世博会开幕的2010年5月1日开放,实现了还江于民。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行,位于世博园区对岸的徐汇滨江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启动二期开发时,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仍以公共环境建设为主,另一个是在做公共环境的同时,重点推进产业发展。”乔轩透露,当时区政府更多是考虑到,做产业的贡献度更大,可以大大提升地区产业能级。

此前,徐汇滨江也曾经做过一些产业研究,方向是偏向文化旅游产业,如设想成为国际游艇服务等,而通过聘请做策划后,最终徐汇滨江的定位是以文化产业为先导,利用大量的历史建筑、工业建筑遗存,做一个区别于世博会后续文博区的文化产业区。

“立体滨江”上下四层

“CBD总是伴随着交通拥堵,我们希望能够提前做好一个庞大的交通解决体系。”徐汇滨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吸取徐家汇、陆家嘴这些成熟CBD此前发展的经验教训,因此,在徐汇滨江的区域正计划构建一套立体交通系统,被命名为“慢交通系统”,包括一个自上而下的四层系统。 按照规划,在滨江城市空间的地上二层,将是一个人行大平台,这里作为纯粹的人行空间,高出地面约5至6米,行人可以直接欣赏到滨江景色。

今后,徐汇滨江的核心区的建筑,将要求不得设围墙,全部开放,以公共活动空间的最大化和通透的城市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同时,核心区宽阔的道路将减少,代之以高密度的路网,并且每条道路都很“通透”,成为能“透气的活路”。

发表于2013-05-03

上下四层?好难想象啊

发表于2013-05-03

徐汇是徐家汇先发展起来,然后还有一些成熟的商圈,徐汇滨江是近期想打造的居住区

发表于2013-05-03

这看区政府的工作侧重的,总的来说徐汇滨江还是发展的很成功的

发表于2013-05-03

看那两张图不得不惊叹的确变化好大

发表于2013-05-03

徐汇区政府很有头脑。先起一块区域,然后再发展另外的。

发表于2013-05-07

变化真的好大啊

发表于2013-05-07

徐汇滨江是这两年才真正起来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