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小偷晒赃实为做广告 无下限炒作引网友口诛笔伐

发表于2013-11-08
@赵天予 
茅冠隽[url=http://tech.qq.com/a/20090326/000410.htm]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url]
祝玲
陆慧

[ur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10/30/content_6973910.htm]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url] 小偷在微博晒“战[url=http://www.cnetnews.com.cn/2010/1109/1934547.shtml]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url]利品”,是嚣张还是挑[url=http://www.3lian.com/zl/2011/10/31/90524.html]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url]小偷的@沪上阿飞发布[url=http://psycofe.diandian.com/post/2012-10-19/40039641892]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url偷的@沪上阿飞发布多条微博,展示自己的“战果”,受到网友口诛笔伐。警方随后介入调查,原来,该“小偷”的真正身份是某广告公司员工,其目的是为了给某品牌手机作推广。上海警方表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法律的威严不容任何人挑衅,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自称小偷微博晒赃物
近日,一个名为“@沪上阿飞”的微博账号引发市民广泛关注,“五一节后,虽然已经过了旺季,但是得手率明显提高,今天早上8点,,8号线人民广场站开工,盯了十个主,得手8个。每逢节假日后的第一天大家都很匆忙,而且没有精神,得手率就高。共计6000元。”这条“晒赃物”微博在网上热传,许多网友都表示现在的小偷太嚣张。
在其晒出的照片中,展示了8个皮夹,可以清楚的看见皮夹内的现金、身份证、以及各种磁卡。@沪上阿飞对自己“小偷”的身份也毫不避讳,在介绍中明确表示“对!我是一个小偷!

该微博账号似乎并不满足于将“见不得光”的小偷生活大白于天下,在一条微博中,“沪上阿飞”表示,如果他偷了月薪3000元以下的人的手机,则“可以归还”。该微博的个人信息中写着“以技术谋生”、“贵阳市技工学校”字样。该账号只发过不到10条微博,集中在5月2日、3日两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该账号关注的微博账号中,竟还有上海警方的官方微博
“警民直通车—上海”,以及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的微博。
“失主”现身引网友质疑
如今小偷都敢明目张胆开微博了?“沪上阿飞”的出现,让网友都直呼
“世界让人看不懂”。“小偷开微博,这算是挑衅上海人民,还是挑衅上海警察?也太嚣张了吧!”绝大多数网友如此感叹。也有细心网友注意到,该账号晒出的“战利品”均有配图,其中有几部手机的商标清晰可见,而这个品牌也被“沪上阿飞”反复提及,并表示特别钟爱。网友据此猜测,“沪上阿飞”实为某手机品牌委托网络营销公司策划的一起营销案例,以“小偷开微博”作为噱头吸引公众注意,然后反复提及该手机品牌,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昨天早上10:35,网友@山鸟归林转发了“晒赃”微博,自称是其中一名失主,要求@沪上阿飞归还某品牌手机。转发立刻得到了@沪上阿飞的回复,称需要对方提供证据,并放言称如果失主月薪不到3000元,会归还手机。@山鸟归林上传了该手机的包装照片,并称自己“工资还不能为国家上税”,最后@沪上阿飞要求他留下QQ号码,称会归还其手机。
昨天下午,记者通过私信联系@山鸟归林,对方称手机是5月4日早上在人民广场站遗失的。对于炒作的质疑,@山鸟归林说
“干嘛炒作啊,你们都这样想的?不就丢一个手机嘛。”而当记者问及如何在茫茫博海中发现@沪上阿飞的
“晒赃”微博,并认定其中有自己遗失的手机时,@山鸟归林再也没有进行回复。
广告公司发声明致歉
记者5月7日中午搜索该账号,发现账号已被封,所有文字和图片内容皆已无法看到。

上海警方昨天中午表示,已经针对网民“沪上阿飞”在微博中所述的内容开展调查。傍晚,上海公安局网安总队发布消息称,这起事件实为上海威奔广告有限公司客户经理林某为推广某品牌手机,以赃物微博展示为名,向网民展现该品牌手机。目前公安机关正开展进一步调查。而该公司官方微博也发声明称,“沪上阿飞”账户及微博均为虚构,所晒手机、钱包等均为同事提供,“让网友误认为真实小偷,其实均为炒作行为,对此我方深刻表达歉意。

但是,网友们对于这条澄清声明并不买账,均表示要对责任人依法严办,甚至有网友声称该公司信誉不好,绝不会使用其产品。@阿拉小鱼称:“居然好意思说‘被网友误认为真实小偷’?难道还想把责任推给网友吗?太不要脸了!
”也有同行指责:“为了制造事件和爆点,把道德抛却于脑后。作为一个营销人,我对这样的同行深表同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