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央视财经评论》:有了时间表 医改新看点

发表于2014-05-29

改革时间表清晰明了,医疗改革蓄势待发。

今天,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一份名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文件。在这份文件的最后部分,附上了一份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的时间表。在这张表格当中,不仅详细列明了14项医疗改革的具体任务,以及相应的负责部门,更加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对于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规定了明确的完成时间。

仔细观察这份文件,不难看出,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将是医改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文件的第一条就提出,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并明确指出,要重点解决公立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

对此,文件提出,要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制订了具体的执行措施: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700个,使试点县(市)的数量覆盖50%以上的县(市),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4年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

刘国恩:时值十二五医改规划末期医改进程尤为具体紧迫

就这个时间表来说,其实在过去几年,每一年相关部委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表,只是这一次做的更细,还特别有总结的一张表出来。

这里面体现了这么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个是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各个部委的工作可能更脚踏实地,更落地,更务实,这是一个大的政策背景;第二,我觉得和我们医改的工作越来越接近十二五医改规划末期,明年就是十二五医改规划的一个阶段性的窗口期,所以这个工作上的压力、责任更具体,更紧迫了;第三,当然也是想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在推进医改的各个方面越来越知道工作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所以就不再停留在我们改革的初期,在顶层设计上,在概念上,在理论框架上讨论比较多,所以这个工作进度的时间表和这几个方面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林耘:公布出时间表意味着本届政府做了非常重要的承诺

我觉得医改本身一个是难,一个是跟每个人相关,所以有这样一个非常清晰的表格,它就会把责任落实的特别具体。我们看到,其实在时间表里是有区分的,有一部分要求在6月底的时候完成,有一部分是要求在9月底,就是在三季度的时候要完成,还有一部分是在年底。也就是说,时间表里还分了时间,它有不同的时间的落实。

第二,公布出来其实是方便大家监督,因为这个事跟每个人相关,公布出时间表,那就意味着本届政府做了非常重要的承诺,也意味着如果说谁没有做好,有了追究的一个依据。卡在哪个环节上面,谁做事不得力就可以追究;另外,我们看到这份报告洋洋洒洒,非常的细,有了很清晰的路线图。

杨燕绥:应增加公立医院院长用人权限制公立医院院长财产处置权

在具体政策上应该增加公立医院院长用人权,限制公立医院院长财产处置权,增加对医院的补偿,限制现在医院的扩张和剩余的分配权。第二,这次改革主要是强化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关于县一级公立医院,它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完善,增加,搞好基本医疗服务,增加转诊,住院和急诊服务,减少门诊服务,县以上的,省级以上和国家的这些,尤其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更加是要完善疑难杂症,科学研究,还有全国的医疗人才培养,也要减少门诊服务,那就需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诊所服务,整体来把中国的医疗服务资源让它向下配置,这样才能增加居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刘国恩:公立医院受行政机制管理改革非常困难

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国家医改的重点已经有好几年的推进进程了,其实这几年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重点突破的一个地方。这次比较不同于过去的是,我们这次确立了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的规模。比如说我们新增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县级单位已经到了700多个,那么在今年年底,我们要实现50%以上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目标,这是比较大的一个进展。

公立医院改革为什么是国家医改的一个重点?我们国家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公立医院作为龙头来提供各种各样的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里面又集中了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最优质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包括品牌、技术。如果医改要想推进,那么除了建立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而外,还必须对这个服务市场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那么这就必然和公立医院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公立医院目前改革需要突破的地方非常多。第一个是公立医院整体的规划布局,在过去来看,公立医院基本上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进一步要往前推进,肯定要调整公立医院的布局,这个布局可能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在这次文件里面提到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从布局角度看,规模不能够再扩大,而是要向纵深,向精细化去发展,要把扩大的市场部分留给非公医疗机构来进行更好的突破和发展;第二,公立医院里有大量的医务人员是受行政机制管理的,那么如何在公立医院体系里进行公立医院的收入分配、管理机制的改革,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也是非常困难的一点。

林耘:公立医院改革要打破垄断向社会资本开放

公立医院改革一个是它内部的运行机制的改革,另外一个是打破垄断,向社会资本开放的一个问题。

这次的公立医院的改革有两个层面:一个就是它的自身的运行机制要更为合理,原有的问题要碰难要解决;第二,通过这一轮的改革给民营资本,给社会资本的进入打开一个契机。医院是很特殊的,为什么说把公立医院看得这么重要,因为我们原来的体制就是靠公立医院,而且老百姓信得过的也就是公立医院,总觉得这里头是有政府背书的,是国营的,更加可靠一点。所以这次改革里是自身的改革和开放的改革,这两个要结合在一起。医院既提供了公共服务,但是医院在运行过程当中,又牵扯了非常非常多的利益,所以怎么样解决这个利益的纠葛,也是这轮改革需要碰的一个地方。

刘国恩:医生没有足够时间和患者沟通医患矛盾变成必然

中国的医患关系非常紧张,一个和我们整体的医疗服务资源可能不能够满足整个社会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关,但同时也和我们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非常相关。

我们老百姓、患者在医院里面和医生产生矛盾,往往这个矛盾起源于相互沟通不畅,医生根本就没有时间跟百姓进行沟通。大医院里面的医生,时间非常非常的紧张,每一个医生给每个患者的平均诊疗时间大概就3,4分钟,一个医生上午要看五六十个病人,平均一个人就几分钟,几分钟根本不可能有沟通的时间,只能把它停留在一个非常技术的环节上,就是诊疗。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病人疾病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自然就怪罪医生,这就变成了一个必然的结局。

事实上,这个结构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在大医院看病的病人70%到80%都是门诊病人,门诊病人把大医院的医生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在大医院工作的医生,大医院的资源完全可以集中来提供给住院病人使用,而把大量的门诊病人通过这次结构性的改革下放到社区,强化到社区去。为什么这次提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在强基层,建机制,一定要保基本部分。上游市场部分相对来说,回报还是比较高,应该逐步的交由给市场,非公医疗机构去提供这些上游的比较好。回报比较高的医疗服务,我们政府还要继续办。

医院的重点一定应该下沉到基层,也就是说,如果在基层,在贫穷,在边远地方办医疗还要赔本的话,这个赔本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这叫政府兜底。而把不赔本的地方,市场经营来说比较方便的,比较有回报的地方应该留给社会资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讲公立医院改革和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事实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这两个东西如果不联系起来考虑,就很难真正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

林耘:引入民间资本由市场来配置

首先,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确实有滞后的问题,我们从医院的数量,医务人员的数量,病床的数量和老百姓看病的需求,这里头有矛盾,这是第一层的问题;第二,就是资源自身错配的一个问题,很多普通的病并没有在普通的诊所里头解决,而是都堆到大医院。每天在北京看病的人就有70万,所以这一轮改革一个是医院本身的效率要提高,它的配置要合理,其次,当然就是引入资本,就是市场来配置。不挣钱的,保基础的那些是国家来承担,那国家来承担的时候,可以把标准略微提高一点,那么这一次的文件里是有的。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每个人的基础保障要增加40块钱。

现在是城镇的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已经一体化了,然后住院报销这块也提高了标准,从报70%变成75%,这都体现了政府在做更多的事情。如果说医改在深入,比如说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可以参与进来办医院,医务人员可以流动,在多个地方注册,那么就盘活了存量资产,也能够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做法要合理,我们不止是资源缺,还有资源还没用在该用的地方,让老百姓到医院花了不少钱,很多钱花的很冤枉,比如说原来动不动就给输液,动不动就给化验,检查的特别复杂。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有一些以药养医、以医养医的事情,那么这次的规定也很清楚,大型设备,政府有条件的要回购,这样可以避免滥用这些设备检测,增加老百姓的费用。

刘国恩:要想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就只能把服务价格全面放开

在以药养医的问题上,我们已经纠结了很多年,也讨论了很多年。如果你仔细看看中国医疗服务的历史,事实上很久以来,我们以药养医就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因为中国以前是贫穷国家,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我们的劳务是不值钱的,尤其是在政府主管的业务部门里面,包括医疗,包括教育,那么他的工资收入都是由政府来确定。

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时间其实并不值钱,因为受行政手段管制,而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今天到外面去洗个头、洗个脚,45分钟都是几十块,可是医生看病挂个号才几块钱。医院要继续的发展,还要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还要满足百姓的需求,那么医院必须找到获取正常收入,支撑医院发展的途径,那就是新的药品,新的耗材,新的技术,只有这些非人工的,非劳务部分的价格还比较接近于市场水平,所以医院就只能从这里去获得一个必要的资源来支撑医院的发展,这就形成了目前的以药养医。

如果我们想改这个结构,那只能走两条路。一个,非公医疗服务机构的价格放开,由市场供需来决定。如果政府还继续要办医院,那么政府从市场去采购这些耗材,同要素以后,政府就应该干脆财务来兜这个底,就不要再让公立医院通过医院自身的业务收入来维持它的运行,除非把整个服务价格放开。但如果服务价格全面放开,那公立医院跟民营医院就没什么差别……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