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最后的成片工人住宅“两万户”整体保留

发表于2016-09-14
标签:城市 居民 住宅 工人 建筑密度 

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区内最后成片的“两万户”——杨浦区228街坊——200多户居民也完成了搬迁,不过与其它地方“两万户”的命运不同,这里的12幢低矮的两层楼房将被整体性保留下来。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两万户”正逐渐从上海消失。1952年,毛泽东作出了“今后数年内,要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的指示,当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一批人口建筑密度较低的“两万户”类型住宅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兴建的工人住宅,主要集中在沪东、沪西的工业区边缘,包括杨浦区的长白、控江、凤城、鞍山,普陀区的甘泉、徐汇区的日晖新村等。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两万户”正逐渐从上海消失。1952年,毛泽东作出了“今后数年内,要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的指示,当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一批人口建筑密度较低的“两万户”类型住宅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兴建的工人住宅,主要集中在沪东、沪西的工业区边缘,包括杨浦区的长白、控江、凤城、鞍山,普陀区的甘泉、徐汇区的日晖新村等。“两万户”住宅为砖木结构,一般上下两层各5间房,上下各有一个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尽管与现有的住宅标准相比差距甚远,但与当时的简屋棚房相比,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当时并非人人都有资格住进 两万户 ,能入住的大多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还有就是住房困难户。”上海历史专家薛理勇说,“两万户”最初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房屋类型,而是当时计划通过建造该类型的建筑,来解决约2万户人的居住问题,后来“两万户”才被作为一种特指的建筑概念,也被当作这类居住小区特色的代名词。9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规土局了解到,杨浦区长白社区228街坊“两万户”作为城市更新的试点,经过对原有方案的调整,将保留现状12幢“两万户”建筑,在不影响整体风貌条件下允许对保留建筑进行适当改扩建。“引入特色商业、创业办公、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营造杨浦区中部地区开放式的特色众创街坊,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上海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说。杨浦区228街坊属于长白一村,东至安图路,西至敦化路,北至延吉东路,南至长白路。随着居民的搬迁,整个街坊已空空荡荡,从长白路一侧的大门进去,里面的“两万户”还在,不过看上去已经有些破败,一些房子上还有居民搭建的塑料棚。20世纪90年代初搬入这里的居春英表示,当时住进来时看到这里是木头地板,感觉还不错,“不过2000年后,随着房子的年限增长,经常出现漏水,尤其是黄梅天会出现很多白蚁,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希望能搬迁。”据长白街道书记李芳介绍,2002年,228街坊被列如旧区改造,动迁了一部分居民。2015年,228街坊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当年底开始进行整体协商征收,到2016年7月,居民搬迁交房率达到了100%。尽管搬走了,但很多居民仍会怀念当时邻里间的亲密关系。居春英说,“两万户”的居民不像现在住在大楼里的,相互都不认识。“那时出门都不用锁门,因为隔壁邻居遇到陌生人来,肯定会问对方来找谁?在公用厨房里做菜,哪家烧的东西好吃,第二天别的邻居也会烧。”居春英表示,尽管现在大家都搬出去了,但还经常会电话联系,选择时间串门或相聚一下,大家也很还念当时“两万户”的生活氛围,“所以希望这次更新时,当时的房子能保留一些,也给大家一个念想。”“从 两万户 到石库门,建筑设计本身就是包含了交流功能,这非常契合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文化。这个城市需要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老年人也需要社会交往和公共空间,这是要保留228的主要原因之一。”薛理勇认为,“两万户”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反映了当时上海的一部分人居住生活的历史情况,他建议对“两万户”应该做一些保留,“比如可以建成实体的博物馆,让后人看到当时的生活场景。”也正是考虑到“两万户”的特殊性,原先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0米的住宅、商业混合功能规划做出了重要调整。杨浦区将228街坊“两万户”列为城市更新试点,调整方案将保留12栋现状“两万户”建筑。负责该地块规划的一名规划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整体保留并不是说现有建筑一点都不动,“因为其中有些建筑实在过于破旧,还是需要进行局部的改造,同时也为满足今后各种功能的需要,但不会影响其整体风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认为,虽然保留228街坊,如果从经济价值角度去衡量,分值并不高。但他强调,这个街坊的社会情感价值很高,一棵树一块砖一扇门,都难能可贵,“能把它保留,能代表政府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姿态和魄力。”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