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16号线六大谜团之一:“三节变六节”到底是“分分钟”还是“长时间”

发表于2015-01-20
标签:资料 车库 中心 地铁 


由于目前16号线在高峰时段仍采用三节编组,造成了运能严重不足的情况发生。很多媒体、乘客都对申通为什么不在客流高峰采用六节编组困惑不已,因为以前很多报道中都提到16号线的三节变编组可以“分分钟”变成六节。

对于这一点,上海电视媒体采访申通轨交运营管理中心张凌翔时,其称“向加快考虑研究三节编组扩编六节编组这个方案,周期可能是比较长的”。而解放日报2013年12月31日发表的一篇《16号线为什么变得这么挤? 》文章中引用地铁方人员的话说“但是因为涉及信号系统、运营、安全测试、演练等一系列问题,增加车厢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预计需要较长时间完成。”

那么到底三节变六节是“分分钟”还是“长时间”?

对于三节变六节“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这一说法,很多长期关注16号线的网友都提出了异议。网友“幸福_菠萝”就在微博上引用了东方网2012年3月6日的一篇报道《16号线列车车厢可灵活编组 低谷时3节高峰期6节》,其中明确提到“据介绍,将16号线两列3节编组的列车联挂起来并不复杂,只要利用车厢上的挂勾联上即可,一分钟就能搞定。这些列车投运前都已“经过联挂信号调试,挂好后直接就能投入运营,不再需要另外调试。”而且联挂列车也只需一位司机驾驶,既满足客流需求,又能减少运能空放。”。




解放日报旗下新闻晚报,同样对“三节变六节”有如下叙述:“低谷时客流少,地铁采用3节编组的列车,可节约运能,而当出现高峰大客流时,只需将2列3节编组的列车相挂,即变成了6节编组的列车,一分钟就能完成,列车信号自动对接,不用进行调试即可上线运营……记者昨天了解到,这样的列车将出现在16号线上,这种突破现有轨交线路的固定编组,使用灵活编组的方式,在上海地铁中还是首次。”

文章继续解释说,“根据客流预判,穿越浦东南部的轨交16号线,早晚高峰时客流较多,而其他时段客流相对较少,呈现典型的“潮汐”客流特点。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低谷时 客流量不多,因此16号线列车采用的是3节编组的方式,以减少能耗;而上下班高峰客流较多时,在站台上就可将2列3节编组的列车连起来,这个连接过程只需 1分钟即能完成。”

对于“三节变六节”的技术细节,文章继续写道“ “现在其他线路的列车如果要加挂车厢的话,则需要先将列车开到车库内,将车厢分开再加挂,还要进行列车信号的调试,所需时间比较长,就像当初地铁1号线“6改8”时,就经历了一段调试时间。 ”不过,这位人士解释道,由于是用两列3节编组的列车“挂钩”起来的,乘客只能在一列编组的3节车厢内走通,而不能在“挂钩”前后的两节车厢内走通,所以,届时还需要乘客配合,既要注意进站列车的编组,在相应的站台上候车,同时还需均匀上下客,防止车厢的拥挤度不均。”

《文汇报》登载的标题为《探访"沿途风景最美"轨交 乘16号线可远观狮子漫步》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因为沿线有大型居住区和景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开通后客流增量可能会超出预计。轨交16号线发展公司总经理谢炯说,如果6节编组仍不能满足客流需要,他们将考虑调整发车间隔,同时考虑把横置座椅改装成侧向座椅,留出更多空间,使每节车厢可搭载300人以上。”

对“六节编组”同样有记录的还有《解放日报》2013年12月30日的一篇报道《16号线3节列车编组有点挤 已设预案加挂成6节编组》。16号线(滴水湖~罗山路)开通后客流增加很快,文中提到“地铁部门表示,针对长期大客流,16号线已设预案,包括将列车加挂成6节编组、车厢横向座椅变纵向以留出更多站立空间等。”。

应该说与“三节变六节”相关的报道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报道均出自上海权威媒体,而且有多个相同表述的报道互相印证,这充分说明了一下几点:

一、地铁方对“大客流”“潮汐客流”“旅游客流”“大型居住区和景点”等16号线开通后可能遇到的客流情况是知道的,而且是有准备的有预案的。

二、地铁方曾说过三节编组联挂成六节编组“一分钟搞定”“挂好后直接投入运营,不需要调试”。

三、地铁方说六节编组“周期比较长”“时间比较长”的说法是最近几天才出现的,此前从未在任何媒体或地铁官方新闻中说明过。

那么,为什么突然间,“三节编组分分钟变六节”的说法,变成了“周期比较长/时间比较长”?看来要解开这个谜团只能求助于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申通集团了。


发表于2015-01-21

真真是谜团啊!!!

发表于2015-01-21

能做也不做,分分钟也要拖到长时间

发表于2015-01-21

申通这是要搞那般啊?

发表于2015-01-22

我们只是想要能好好的上下班

发表于2015-01-22

希望能在我们交房入住之前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很令人为难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