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知名作家谢友义作品《广州工人》再掀热潮

发表于2017-08-11

 刘绍文
 
谢友义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产业工人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广州工人》出版后,曾一度引起读者热评,2017年5月在微刊《毛白菜》连载之后,在国企工人、读者、专家中再掀热潮。
现将部分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及读者对作品的点评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广州工人》是近年来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收获

工人和工业题材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但是,近十年来这方面的作品数量不多。来自基层的作家谢友义有着多年的国企工作和生活体验。他善于独辟蹊径、勇拓新域,其新著长篇小说《广州工人》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背景上,刻画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生动形象,描写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诱惑、矛盾、纠结、尴尬、痛苦、煎熬、挣扎、奋斗等种种磨难历练。深入探析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下中国纷繁错杂的价值观,凸显了社会上现实存在的人事纷争、潜规则、人性真伪善恶等诸多矛盾及困境。更是以浓墨重彩表现了国企在巨大变革时期艰难的突围涅槃和中国产业工人可贵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敢于创造、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风貌。故事情节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显示出作者理性思考和艺术升华的能力。《广州工人》是近年来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收获。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理论处处长李朝全



《广州工人》是最有时代精神的一篇代表作

读完谢友义老师的《广州工人》这本书,感觉如同在一片苍茫的平野上突然发现一棵卓然挺立的大树,一棵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白杨树。这篇小说中所关注和塑造的广州工人群体,不就是邻居家的张师傅李师傅王师傅吗?这篇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俚语、场景、世故,不就是身边每天都在听到、每天都在看到的俗世吗?
我感动于这些平凡,更感动于作者对平凡者的书写。全篇以改革开放为大背景,描画了百来个鲜活丰满的小人物,除了主人公袁志豪等几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一些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也个性丰满。小说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谢友义老师对那方养育自己成长的土地,一种深情回报。《广州工人》充满阳刚之气,充满激情和理想,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别的作家不同,谢友义老师的文字,受到工人俚语的影响,不尚修饰,无须扮俏,不失调侃与幽默,展示着一派天然粗犷之美,这也许正是平凡之中见伟大吧?
我深深地感悟到,文学作品不是时代之外的海市蜃楼,更不能遗忘与时代精神共同前行的产业工人群体。《广州工人》无疑是广东文坛百花园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朵,也是谢友义老师的作品中最有时代精神的一篇代表作。
----璇子,90后读者


《广州工人》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浓厚的生活气息

阅读长篇小说《广州工人》,仅凭一种读者的经验就可推测,谢友义先生是一位用心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不玩技巧,不赶潮流,纯粹用文字说话,用细节和真实打动读者。小说故事中好多情节看似信手拈来,却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作家对素材处理的慧眼和匠心,也反应出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沉淀,因而在阅读的时候,我能感悟到扑面而来的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一系列工业体裁的小说都在证明,谢友义先生就是当代中国工业题材小说最好的作家之一。
   ----胡平,知名诗人,小说家


透过《广州工人》看在场主义写作

读了作家谢有义先生以船舶制造业为创作背景的长篇小说《广州工人》之后,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部相当接地气的作品。作家将自己置身于现场,以作为一个社会的存在者的境遇,与生活在生产第一线的产业工人联系,对以袁志豪为代表的这些和作家本人同时代的产业工人的命运,进行实质性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真实地还原了在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工人们的生活、工作场景,塑造了一系列的广州工人群像。
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曾说:"我只能够去写与我的生活有过密切关系的那些人……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人民是我的创作对象。"谢有义先生正是处于这样的坚守,对当下现实和人类个人生存的处境深度介入,坚守人民性,在对普通人的描绘中展现时代风貌,将以袁志豪为代表的有志青年,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煎熬之后,奋发图强,用一个"时代工匠"的精神与技能技艺,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从而彰显出在场主义写作的现实意。

低到尘埃里,开出一朵花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我想,这与其说是张爱玲对她爱情生活的咏叹,不如用来陈述谢友义深入生活的写作态度和《广州工人》这部长篇小说的的艺术感染源,是再生动不过了。

呈献广州工人拼搏向上的时代风貌

谢友义先生早年在工厂一线上过班,对一线工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凭借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扎实的文学功底,他写出了《广州工人》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语言生动活泼,主题突出,展示了改革开放年代广州工人拼搏向上的时代风貌。
《广州工人》的诞生,是广州文学创作的丰收,也是工业题材的开拓。
--柯坪:文化学者,作家

透视生活和人性之后艺术灵性的展现

作家是时代的记录员。谢友义先生一直在逼真地写工厂的生活,各色人等。他的小说朴实,自然,却饱满深情。他写的都是最为熟悉的工厂人事,却有着自己的个人视角,鲜活、接地气、节奏舒畅。他的写作笔调鲜明,具有较深层次的阐释力与还原能力,有些场景和描写,甚至让读者过目难忘。打工,谋职,求学,坎坷的生活经历给了作家厚实的文学底蕴,《广州工人》的好评无疑受益于生活,得益于题材。它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历史沧桑感,都是作家对自己的创新与超越。《广州工人》身上这份特定的身份气质,是谢友义先生人格、学识、创作风格的反映,是谢友义先生透视生活和人性之后艺术灵性的展现。
--于怀岸:中国作协会员,知名小说家。
 
书写新时期产业工人生存状态
小说在故事叙述之中,撕开了在生存面前人性矛盾,虽是日常工人生活,但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作者不作呐喊,不扬法槌,技法已是相当娴熟,且游仞有余。
叙事之外,作者还隐约提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冲击的哲学思考,增加了故事的厚重感。
《广州工人》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小说,值得推荐,值得一读!感谢作者记录时代印记,书写新时期产业工人生存状态,为工人、为工业题材立言!
--鹃儿:民间文化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无法复制的书写担当

谢友义先生塑造的产业工人形象,还是蛮有点嚼头的。社会对产业工人的认知,也许只是一个轮廓或符号,然而通过谢友义先生的文字,读者会感受到"工人"是具体的、生动的,"工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是丰盈的、多层次的。他们自尊、敬业,并怀着追求,有自己的职业境界。我一向赞同谢友义先生的这种写作风格。这种原汁原味的工业题材小说,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题材小说相撞时,就会迸发出迷人的色彩。这种色彩是质朴的,别人无法复制。我甚至惊喜它来自生活的略显粗糙的语言,它们是那样地生动!那样地贴近人物!那些难忘的工作记忆是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有力支点。作家的很多小说,好像都是因为那些刻骨铭心的"情结"而产生的。如果说谢友义先生以前的作品是实验性小说,那么,他现在的作品充满了思想和见解,写尽了与产业工人结缘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难能可贵的担当,对产业工人的无限热爱。
--龚峰: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散文家、诗人。


原生的书写,灵魂的思考

在《广州工人》一书中,工人的概念是宽泛的,新的时代,工人不仅仅局限于工厂上班,像洗脚工,按摩的,都是工人,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工人。一个人的身份,是变换的,像作者刻画的陈小玉,出来找工作,在休闲中心工作过,后来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这展现的个人的努力,也展现了这个社会的生态。原生的笔法,宽和的心态去写,向上的正能去写。于苍茫中,给我们亮色。
这部书,众多的任务,众多的身份。这些身份在人身上的融合、背离,这些在广州生活工人的各种颜色滋味,让我们思考。在这个时代,工人阶级和政府、企业家,该保持一种怎样的状态,一种怎样的关系,于国于民都有好处。所以,这本书值得推荐品读!  
-- 楚云:诗人,书法家,湖南省作协会员。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