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国五条上海细则出台后上海新地王产生

发表于2013-04-14
<div><p>“国五条”地方细则落地尚不足两周时间,上海今年首个双料地王就“横空出世”。</p><p>4月10日,经过336轮的激烈竞价,上海浦发集团旗下的浦发置业以37.75亿元的价格,竞得浦东唐镇新市镇一幅12万平方米的住宅地块。无论是总价,还是近18100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均创下今年上海土地出让的纪录。</p><p>浦东唐镇地块的起始价为22.82亿元,共有54家开发商领取了该地块的竞买申请书,包括融创九龙仓联合体、中海、旭辉在内的8家房企提交了竞买申请。</p><p>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土地出让金收入185.77亿元,同比增加172%。而上海4月份正在迎来一波土地出让的小高峰。据统计,今年4月份上海将有24幅土地推向市场,土地出让金将超过百亿元。</p><p>上海之所以在细则落地后不久,就急于推出大量土地,是因为市场出现了供应缺口。</p><p>去年上海商品房成交了900多万平方米,而土地只成交了500万平方米。</p><p>据统计,截至3月末,包括恒大、中海、保利在内的15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额为745亿元,同比上涨267%;拿地量为196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1%。</p><p>预计供应缺口会持续一段时间,今年开发商补仓的意愿相当强烈。</p><p>今年国内地产私募基金相当活跃,包括财富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都参与到了房企前期拿地的过程中来。</p><p>据《福布斯》杂志对国内中产阶层的投资理财调研,银行理财产品是富裕阶层最青睐的投资品,占62.5%的比例;而对房地产投资的位居第二,比例高达53.9%。中产阶层选择对房地产进行投资的比例高达53.9%。</p><p>据统计,个人可投资资产在300万元-600万元群体中,有37.5%的资金投到了房地产中;而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300万元的群体中,高达61.2%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p><p>虽然个人直接投资房产被限制,但仍可以通过曲线方式进入房地产业。</p><p>的确有部分资金开始向楼市回流。今年银行贷款的环境比去年宽松得多,投资市场上的资金都在寻找出路。现在除了房地产,没有更好的去处,部分民间资金通过与企业合作拿地的方式进入到房地产领域。</p><p>民间资金正以地产私募的形式进入土地市场。很多地产私募资金正在与一些大中房企以前期投资的方式进行合作,这些地产私募的资金量从几千万到两三个亿不等,投资周期也从之前的一年延伸到了二至三年。</p><p>上海房地产律师陈如波认为,“国五条”并没降低市场对房价上涨的预期。20%个税的政策促使需求从二手房转向新房,反而刺激了购房者对新房的需求,因此上海不少楼盘的价格近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开发商一季度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及民间资金以私募形式进入房地产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土地市场走热。</p></div>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