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沪九条后类住宅被看好!结果却大相径庭!

发表于2016-06-20
标签:投资 酒店式公寓 成交 市场 住宅 

3.25”调控政策出台后,市场就在预测,酒店式公寓这样的类住宅会迎来热销。而事实是“一阵风”过后,后成交连续下滑。数据显示,4月上海类住宅成交冲高至25.8万平方米,而5月成交则下滑到18.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7.5%6月交易下滑趋势仍没止住,前13天成交6.5万平方米,预测全月成交约15万平方米,环比还要缩水1成多。那么问题来了,类住宅为何被“打回原形”?

原因1:投资客不愿放弃住宅市场

其次,楼市成交虽有调整,但调控政策出台后2个月,新房成交量稳定在98万方,降低到上海新房市场正常流量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冰点”。市场信心还是有所恢复,并且这几个月房价上行趋势并没有被破坏,所以投资力量还会找合适机会介入住宅市场。

原因2:使用成本不如民用住宅划算

最后,最关键的是,类住宅使用成本高。水、电都是商业标准,比民用价格贵一倍,尤其是宽带之类的,一个月可能就要几千块的费用。加上商业用地的属性,在上海中原房产中介转手成本也非常高。因此,经过冷静思考后,投资客会发现投这类产品综合收益还是不如住宅来的划算。

原因3:商业和居住用途对冲

类住宅同时承担商业用途和居住两项功能,看似用途广泛,但也使其缺乏专业度,反而被其拖累。其实这种产品本身是一种妥协下的产物,在专业度高的地方很少看到这类产品。比如像淮海路,陆家嘴等高端CBD,类住宅产品不太多,因为这些区域需要像成熟的功能单一的写字楼。

试想一下,如果是商务会谈,电梯里来访者西装革履,手里拿着公文包。而在SOHO东海广场的住客穿汗衫马甲,甚至手里还提着刚从菜场买来的鸡鸭鱼肉。一方面,来访着对公司形象已经有减分。另一方面,对居住者来讲,需要私密性,大量外来人员势必对此造成一定影响。Shhuang44ss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