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童年的年

发表于2014-01-27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过年,特别是进入腊月后,这种心情就更加强烈了。
   在那个岁月,人们都一样穷,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平时吃的饭都掺了胡萝卜、山芋、南瓜、青菜等蔬菜,要是有天吃上纯白米饭那就是享受了,零食是没有的,要是嘴馋了,洗个山芋吃吃。下饭的菜一般都是咸菜,要是咸菜里多放一点油,觉得非常香。只有到了过年,那些鸡呀鱼呀肉呀才能吃到,那些花生、瓜子、果子才能有幸尝到,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是多么令人神往的。

     进入腊月,大人们就会从生产队长那里领到一些购物的票,有布证、煤油票、糖票等等。大人就用这些票买一些必需品,有时也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过年。新衣服只有到了过年时才有的,而平时穿衣服的规律是:新老大、旧老二、补补丁丁给老三。而买回的好吃的东西一般都会被大人们锁起来,等到了正月初一才能吃到。,
     到了腊月二十四年味就特别浓了,家家祭灶神,掸尘,洗澡,炒花生瓜子。妈妈就会告诫我们兄妹们,不能乱讲话:鸡蛋得叫元宝,棉袄得叫时袄,吃到骨头不能叫骨头,以免不吉利。在除夕前一二天,得贴对联,贴年画,贴花边。对联都是写的,买对联是件奢侈的事。爸爸的字写得好,我们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都请他写对联,他没时间贴。我们兄妹们贴,贴的时候,要是歪了,其中一人就说向东一点,向西一点。除此之外,还贴一些吉祥的话,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
     除夕,盼望已久的年夜饭上来了,我们大吃一顿,小肚皮都撑圆了,要把裤带子松下来才行。吃过年晚饭,妈妈做好汤圆,等初一早晨吃。初一是不能做汤圆的,汤圆沾在手是白色的,怕一年到头还是白手。晚上睡觉时,鞋子反过来,鞋底朝上,上床后就不能说话了。要是有事,只能用手势示意,第二天醒来,吃了东西才能说话。朦胧中,鞭炮声把我们叫醒了,天刚蒙蒙亮就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汤圆也来不及吃,就加入了拜年的队伍了。
     过年时,我们反而吃不下了,妈妈说是年饱,其实是兴奋和暴饮暴食的缘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