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发表于2012-02-19
community00010117237262012-02-22 10:59:41
发表于2012-02-19
我喜欢每天上班的路上听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每个星期三都有一段体育记者Frank Deford的评论,经常是幽默且有独到见解。今天的节目更是精彩,讲的是为什么林书豪这样的球星放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一直没有被发现:


Frank说,如果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因素,林书豪还会呆在板凳上的。他也提到我前些天写过的奥克兰棒球队用科学方法选球员的故事(“争先进就不该学先进”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不过认为“坏人”不是俱乐部主人,而是那些职业“寻宝”的专门到二流球队选球员的那些人。“None of the people paid to envision, could envision.”

Frank的这一段话也很好:“But, in counterpoint, what is so dispiriting is to contemplate not only how many basketball players, but how many other athletes, how many artists and actors and musicians and writers, how many special creative talents never get fulfilled because the so-called experts are always looking in the same places.”他说,不单单是运动员,还有艺术家,音乐家,作家,以及许多类似的靠特殊技能吃饭的人才都可能因为“伯乐”看错了地方而被埋没了。

 其实,当太多的人加入“伯乐”的行列的时候,真正有远见的伯乐难找了。就好比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当风投公司没有几个的时候,好项目都会涌到他们那里去,可是等风投公司多起来的时候,好项目就相对少了。

科研也是如此,当一个领域“热”起来的时候,好机会也都没有了。需要找机会的人往常人不去的地方去寻。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林书豪,你也要把握住这个显示潜力的机会。板凳队员有了上场的机会能否超水平发挥,能否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也不是光有运气就能解释的。

伯乐们的眼光再差,在耀眼的成绩面前都能“发现”才能。问题的关键是那些所谓的伯乐们一天到晚看的都是“星光灿烂”的球星,眼睛已经适应了那个光亮度,所以到了比较暗的地方,眼睛就都不能适应了。

林书豪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得到那些高回报率的发现,(不管它是明星队员还是投资项目,新的研究领域还是新的产品和市场)都需要我们格外地珍惜机会。而发现这样的机会就需要我们保护自己的视力,不要一天到晚都盯着耀眼的“太阳”看。就如我提到的那篇文章中讲的,越是要赶先进,就越不能学先进。当你的视力适应了去观察摆在明处的东西的时候,那些比较暗处隐藏的机会就会漏出你的视线了。

明摆着的都不是机会。知道的人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少。当一个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时候,你的机会才是最大的。所以创新才是得到机会的最佳方法。

发表于2012-02-19
沙发转的是韩健的文章
发表于2012-02-19
海韵也要保护好视力啊,不要老是用酒精麻醉自己。
发表于2012-02-19
谢谢老马,我有好几天都没有喝酒了,感谢!
引用:老马123在2012-2-19 0:37:06写道:原帖
海韵也要保护好视力啊,不要老是用酒精麻醉自己。
 
 
发表于2012-02-19
引用:海之风韵在2012-2-19 0:51:31写道:原帖
谢谢老马,我有好几天都没有喝酒了,感谢!

 
 
 向我学习,好几个星期没喝了
发表于2012-02-19
如果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因素,林书豪还会呆在板凳上的。”
这话说得实在,符合实际,也值得深思。
尽管林书豪一直在众多教练和球探的眼皮底下,要不是由于主力缺席,不得不让他上场打球,随着发生了优秀得令无数人惊愕的场面,恐怕林书豪还会在替补冷板凳上坐下去,继续面临随时可能被球队除名和解雇的命运。
发表于2012-02-19
引用:yxpxishan在2012-2-19 12:48:12写道:原帖
引用:海之风韵在2012-2-19 0:51:31写道:原帖
谢谢老马,我有好几天都没有喝酒了,感谢!
  向我学习,好几个星期没喝了
 
 
向我学习,好几年不喝了,而偶喝一下也不上瘾。
发表于2012-02-19
首席在自己的领地应该是长袖善舞吧!
发表于2012-02-19
不错!
我倒是真有酒瘾了,只要是想想饭后时间不开车,就想喝上两口自家酿的米酒...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