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农家娃创业在申城—上海鑫易园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志熔

发表于2002-07-04
农家娃创业在申城—上海鑫易园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志熔 这不知该不该被称为神话———一个11岁跟着打工的父亲踏足大上海的农家娃,既没有学术背景,也没有资金实力,更谈不上八面玲珑的社会关系,仅凭一颗不安分的心和敢于创新的头脑,在31岁造就出一个资产规模近10亿,拥有子公司、控股公司、合资公司10余家的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永远走在时代前沿。”创造这一神话的上海鑫易园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熔这样回答。 早在松江建筑工程学校求学时,这个来自江苏如皋农村的小伙子就表现出不同一般的特质,同龄人还沉浸在花季梦的时候,务实的他已考出了驾照,开始在建材交易中进行经验和资金的“原始积累”,因为他明白“机遇光顾的是有准备的头脑”。毕业时,21岁的张志熔没有“顺理成章”地到政府机关任职或是子承父业、接管父亲在家乡创办的企业,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白手起家,他要循着内心早已设定的“坐标”,在上海创办企业,用自己的脚踩出自己的路。事实证明,这个被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冒险抉择正是成功的起点,以3万元起家的张志熔在上海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大展身手,先后参建并独立开发了80余万平方米的房产。他先后创办的弘耘置业公司、鑫易园科技公司也成为民营企业之星,被全国工商联吸收为最年轻的直属委员。 张志熔说自己的创业路虽然艰辛却出奇顺畅。 这恐怕不仅是运气好坏的问题,还得益于他的超前眼光和用人之道。1994年,房地产业开始滑坡,困境中的张志熔没有因此对公司的定位发生动摇。他说:涨潮时赶海很难有收获,退潮时哪怕在海滩信步也能拣到美丽的贝壳。果然,他做了一次聪明的赶海人,吃下多幅黄金地块作为土地储备,并在日后的房产开发中尽得先机。 这种前瞻眼光还表现在他对企业发展的把握上,从最初的建材贸易、建筑工程到房地产开发,从信息工程、创办网站到投资1亿元组建鑫易园科技公司、创建上海唯一从事转基因农作物孵化基地,再到如今开发无土栽植草毯、成立转基因农作物公司、无公害蔬菜公司……张志熔始终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追随着高新科技的步伐。成功的背后,张志熔还有一个由两院院士、哲学家、经济学家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组成的“智囊团”,他深知“融智”比“融资”更关键,因而在网罗人才、借用外脑上“不惜血本”,多次派人前往各大名校觅才,从因特网上下载的人才资料占了他秘书室整整一层的文件柜。 成功路上,张志熔没有忘记是上海这个第二故乡为他创造了机会。从创业伊始,他就慷慨地回报社会,为希望工程、贫困学生和上海的各项公益事业奉献爱心,至今已累计捐资300万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个年轻的异乡来客就是抱着这么朴素而执着的信条,为上海的城市建设“添砖”,为上海的精神文明“加瓦”。 摘自:企点
发表于2009-11-26
发表于2010-01-27
发表于2010-07-1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