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豫园昨现“世博盛景” 九曲桥顶住压力勇载几十万人

发表于2013-02-25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闹,也道出了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的不同之处。正因如此,昨晚的豫园,人山人海,堪比世博盛况。整个豫园上周五和双休日3天,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元宵节期间,豫园商城仅宁波汤团店的汤圆日销量就能达到十余万颗,师傅们凌晨两点就到店堂里开工包汤圆,昨天的销量更大,大约在11万-12万颗。除此以外,虹口的“5D灯光秀”也让市民多了个庆祝节日的好去处。


花灯、汤圆、灯光秀,今年的元宵,敢不敢再闹腾一点?


发表于2013-02-25

过九曲桥先排“蛇形队”


昨天,九曲桥有了一件“复制品”——迂回曲折的蛇形长队。豫园为疏导大客流,将原本双向通行的九曲桥改成了单向通行。排队过桥的人们在入口处排起了世博会时的蛇形队,密密麻麻的游客,根本看不见隔离栏的存在。


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和保安只能站上隔离栏,提醒游客前往队伍末端排队。据目测,蛇形队约有200米。一对小情侣在队伍末尾纠结了一下,最终离开了。已经排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有轮上,执意要继续排下去的新上海人李先生说,过年回老家,刚回上海开工,到城隍庙来凑过热闹才算是在上海过了年。他还挺乐观,“今年是蛇年,排完蛇形队,过了九曲桥,岂不是更吉利。”

每年元宵的传统项目巡街游夺人眼球,从昨天下午2点半开始,真人版白蛇传角色就开始“微服私访”了。


巡街队伍由可爱的小蛇宝宝领衔,手提喜庆宫灯,穿行云游之间将新年祝福向游客送上,举手投足灵气尽显,叫人忍俊不禁;福禄寿三星驾云而来,游客赶忙凑近摸一摸寿桃、抚一抚如意、捧一捧宝盆,沾个喜气,讨个吉利。


豫园特地从越剧院请来专业演员扮演许仙、白素贞、小青和法海。他们按路线行进,总有热情的“粉丝”上来求合影。有意思的是,“法海”的受欢迎程度居然不亚于男女主角。不少年轻“粉丝”都不忘拗上一个“不懂爱”的造型。


发表于2013-02-25

师傅凌晨两点开工一天包了6000个汤圆


闹元宵怎能没有元宵?


昨天最吃香的自然是宁波汤团,撒上桂花的汤头香醇阵阵,晶莹剔透的面皮内,乌黑浓郁的馅料呼之欲出。轻咬一口,满口香甜,仿佛春天提前到来。


据统计,元宵节期间,豫园商城仅宁波汤团店的汤圆日销量就能达到十余万颗,昨天的销量更大,大约在11万-12万颗。


发表于2013-02-25

1小时能包近400个汤圆


昨日上午10点多,位于九曲桥旁的宁波汤团店内坐满了顾客。还没到吃饭的点,但已有顾客不得不站着等位了。外卖窗口更是热闹,早上7点不到,就有人排队等候,队伍长的时候甚至排到了九曲桥边。


宁波汤团店厨房间的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顾客用餐的店堂,所有的师傅加班加点地干活。作为店里的招牌点心,宁波汤团的销量占了所有汤团的一半以上,因此店里包宁波汤团的师傅也是最多的。在加工间内,长长的工作台旁围坐着八名师傅,每个人前面都堆着小山一般的黑洋酥、面团,手边还放着一碗精制油。


30多岁的小胡便是汤团师傅中的一员,她在店里包汤团已有三年多了,手艺非常娴熟。小小的面团在她的左手里被快速地捏扁,然后右手取一点黑洋酥放在面团正中间,再将面团拉扯几下,把黑洋酥全部包住。最后,放在手心揉搓几下,形状圆滚滚、色泽鲜亮的小汤团就包出来了。小胡的手法连贯、干脆,没有一个多余动作,手势也十分漂亮,整个过程不到10秒,一个小时她能包近400个汤团,“包得快的师傅一小时甚至能包近500个。”


发表于2013-02-25

包汤圆的全是女师傅


说到包汤团的诀窍,小胡说,包汤团最讲究的是比例,外皮和馅料的比例大约在9:6,一颗汤团的分量约在15克,“虽然我们是手工汤团,不会真的拿个秤来称分量的,但基本上我们用手这么一抓,对外皮和馅料的分量就能够做到心里有数,包出来的汤团基本上个头都是一般大小。”


有意思的是,在工作台旁包汤团的全是女师傅,“包汤团这份工作特别要能坐得住,必须要静下心来才能包好汤团,相对来说女师傅更加有耐心一些。”


说起汤团的馅料黑洋酥,小胡对其“秘方”也非常熟悉,“你知道这馅料里有什么吗?主要原料是黑芝麻、白砂糖和板油,而桂花和金桔饼这两种辅料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汤团的口味中就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让人感觉馅料甜而不腻,非常爽口。”


“这几天是汤团销售最旺的时候,23日我从凌晨2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然后回去睡上4个小时,第二天凌晨2点多再接着来上班。”小胡说。


晚上9点,包了一整天汤团的小胡已经累得睁不开眼睛了,这一天,她整整包了6000多个汤团。


发表于2013-02-25

3D投影+激光+LED兔子灯上海音乐谷上演5D秀


赏灯是元宵节的保留节目,如今,更具视觉冲击的投影激光秀给传统佳节增添了现代气息。昨晚,一场“5D灯光秀”在“上海音乐谷”上演。


所谓“5D”,是指3D的投影秀,加激光,加散落的LED兔子灯,一共是五个维面。具有民俗特色的3D数字灯笼、炫丽夺目的激光在虹口沙泾港上相互映衬,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魔幻空间。漫天散落的LED兔子灯,将夜空点亮……激情洋溢的音乐与炫目创意的5D投影激光秀完美融合。

昨晚7点,记者来到“5D灯光秀”的主舞台——1933老场坊时,场内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被观众占满。晚7点30分,灯光秀准时开始,只见伴随着音乐,一个个音符跳跃舞蹈,一架拉着白烟的飞机更是仿佛要从建筑内冲出一样,引起人群中一片惊叹声。原本喧闹的观众也随着灯光秀的开场而屏息凝神,所有人的目光、相机、手机的焦点都对准了灯光照射的墙壁。


现代的灯光秀吸引眼球,传统的“出灯”民俗勾起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昨天,挎杭州篮、敲团箕、煺野茅洞、板凳龙、挑灯笼队伍巡街等民俗在三林老街重现。杭州篮里装满“五谷丰登”和各色糖果,“农人”用棒槌敲打着团箕,人们用长竹竿和稻草制作成的“煺野茅洞”道具,还有威武的舞龙舞狮,身着特色服装的巡街队伍吸引了众多社区民众和游客前来。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三林文化人士曹琪能告诉记者,三林老街曾有一首民谣囊括了元宵民俗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挎杭州篮、敲团箕等。这些民俗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六畜兴旺。


发表于2013-02-25

花灯祈求风调雨顺


记忆中,每到元宵节,除了吃汤圆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拖着兔子灯上街。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说,自古关于元宵节的见解纷纭,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元宵节的起源离不开与灯的联系,元宵花灯的深层文化内涵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直至上世纪初的上海,每年元宵节前,城隍庙一带大小店铺、住户开始张挂起用绫绢或纸等其他材料制作的五光十色的彩灯,有婴戏、祥云、荷花、彩虾、蝙蝠、凤蝶、八仙和走马灯,豫园内的四美轩、得月楼等茶楼、扇庄、店铺还会在彩灯下悬挂灯谜给游人“猜谜谜子”。


发表于2013-02-25

除了汤圆还吃馄饨


上海各个郊县的元宵节习俗各有不同,尤其在传统饮食上,就连汤圆的口味也不一而足,而且除了汤圆,还有不少其他传统美食。上海著名历史民俗文化专家薛理勇曾考证过老上海人过元宵节的情景。


上海县(今闵行区)的农民在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圆子,做成黄、绿、红三色,预兆着丰收的来年。南汇 (今浦东新区)地方家家做高粱、糯米圆子,中午则要包馄饨。嘉定农家正月半也吃馄饨,他们把这顿馄饨叫做“贺年羹”。


崇明吃的是糯米茧团,这种糯米团子形状有趣,两头大、中间小,此外,元宵中午还要包馄饨,来寓意“兜财”。奉贤地区也做汤圆,有的做成花包形称做“花包圆”,有的则做成稻堆形称为“稻堆圆”,这些汤圆也寓意着粮棉大丰收。青浦有些人家爱吃用荠菜、油豆腐、粳米粉等做的“糊涂羹”,寓意太平无事过一年。


发表于2013-08-30
看完!看来干哪行都不是太轻松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