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菜场鲜鱼活蹦乱跳被指疑含致癌物“鱼浮灵”

发表于2011-07-18

一则微博上的传言再一次引发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昨日,微博上一则消息称,往水中加点鱼浮灵,鱼缸里奄奄一息的鱼立刻就恢复了活力,鱼浮灵添加剂过多使用将会使鱼类出现铅、砷含量严重超标,人类食用可能致癌,还影响智力。

对于这样的传言,上海海洋大学渔药专家胡鲲表示,我国并无鱼浮灵中毒或者致癌的记录。不过,鱼浮灵的使用,尚缺国家标准。

太活跃的鱼可能吃了药

昨天,微博上一则“太活跃的鱼千万别买”的提醒,在半天的时间被转发5万余次。上面写道:“去菜场买鱼,结果看到惊人一幕,摊贩往大水盆内加入一种白色粉末,迅速用手搅拌,一会工夫白色粉末就溶解了,将半死不活的鱼虾倒入其中,没想到,鱼虾一会儿就活蹦乱跳开,仿佛这些鱼都是才从河中捕回来的。这是一种能够致癌的催化剂,俗称鱼浮灵,也对智力有影响。”

百度词条解释,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过氧碳酸钠在常温下能很快溶于水,并迅速释放氧气。因此,只要往鱼缸里加点鱼浮灵,鱼缸里水的含氧量就会迅速增加。这样,一些原本因缺氧而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的鱼,可以因鱼浮灵的加入而暂时延长生命。

上海市场的鱼有没有使用鱼浮灵呢?昨日下午,记者在控江路菜场看到,水产摊位所剩活鱼已不多,一般鱼盆里都放着充氧泵。鱼贩朱先生告诉记者,夏天温度高,他们进货都会相应减少数量,“只要盆里还有鱼,就不停地充氧气。这也是最常用的办法。”而对于鱼浮灵一说,朱先生表示,没有用过,也没有见过。

铜川水产市场信息分析员唐泰来表示,市场上销售的水产,都要求出具商家经营证明以及质检合格证明。“夏天,为了增加氧气,防止鱼类过快死亡,鱼贩要么用冰块,要么用充氧泵,再用鱼浮灵,反而增加成本。市场没听说销售鱼浮灵,也没看到市场上谁用鱼浮灵。”

上海市农委水产办主任梁伟泉明确表示,上海的水产养殖业,并未查出使用鱼浮灵的情况。

鱼浮灵使用缺国家标准

不过,鱼浮灵并非新鲜物。记者留意到,早在2007年时就曾在北京、广州等地被媒体报道,并引起社会关注。当时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曾发出鱼浮灵预警。当时媒体曾称,鱼浮灵中含有铅、砷等重金属,如果过多使用就会使鱼类也出现这些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不过,上海海洋大学渔药专家,国家水生动物病源库胡鲲博士介绍,鱼浮灵的使用,多见于水产的运输环节,以降低鱼虾的死亡率,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一些水环境消毒,也使用鱼浮灵。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国目前并未发现因鱼浮灵的使用而引起的重金属超标,甚至危害智力、致癌的案例。市民不用过度担心。

胡鲲同时坦言,鱼浮灵的尴尬,是缺少国家标准。“比如欧美国家,什么渔药能用,有准用条目。在国内是反的,禁用渔药才有条目。鱼浮灵并没有列入禁用条目,但它该怎么用,有怎样的负面影响,目前暂没有完整的科学数据。”“建议市民买鱼虾到正规的场所,因为这些场所水产上市前需经过国家检测,相对安全。”

◎提醒

观察鱼眼和鳞片

鉴别是否受污染

消费者在购买鱼类时通过观察鱼眼和鳞片就可以鉴别是否受到鱼浮灵污染。

正常的活鱼眼睛是清亮的,而受过污染的活鱼眼睛浑浊;正常的活鱼鳞片完整有光泽,而受过污染的活鱼鳞片无光泽,不完整,且有可能多处出血。特别是对于产地不在上海,却表现特别活跃的鱼,市民购买时应该多留一个心眼。

发表于2011-07-18
现在连鱼也有问题了,吃啥好呢
发表于2011-07-19
哎,看到这样的信息好烦躁,烦躁,现在人都什么心眼呀
发表于2011-07-20
引用:ctmtgmh 在2011-7-19 19:47:44写道:原帖
哎,看到这样的信息好烦躁,烦躁,现在人都什么心眼呀
 
 退休以后去远点的地方自己种种地算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