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原来霸王就是丽涛

发表于2010-07-20
霸王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提供的文件传真显示:霸王防脱洗发液生产批号的“审批结论”定为“经审核,该产品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现予批准”。

霸王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政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霸王防脱洗发液和丽涛防脱洗发液成分相同,是同一产品。对此,杨政书解释为,批号是可以续时间的,名称是可以变更的。霸王集团正是通过延续时间和变更名称继续使用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我们是有效批件。”杨政书表示,霸王集团已经通过延期和变更名称将霸王防脱洗发液批号的有效期延至2011年9月18日。

发表于2010-07-20

“霸王”批号现疑云

7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看到,霸王育发液(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卫妆特字(2007)第0577号)、霸王乌发液(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卫妆特字(2007)第0579号)、霸王防脱洗发液(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卫妆特字(2003)第0504号)的批准文号分别与几年前的丽涛育发液、丽涛乌发液、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准文号完全一样。

事实上,丽涛最早是霸王集团在2001年力推的一系列洗护产品。记者还了解到,“霸王”防脱洗发液使用的批号是“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卫妆特字(003)第0504号,而卫生部官网显示该批号已经过期。

对此,霸王公司方面回应称,“霸王”使用的批号并未过期,而是国家药监局从2008年开始接手审批化妆品批号。

上周五,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到,霸王防脱洗发液等霸王系列产品的审批状态均为 “建议批准”。昨日,记者再次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发现国产化妆品的审批信息查询数据库里,所有的产品“审批结论”栏都消失了。

带着疑惑,记者致电国家药监局,一位新闻处的工作人员打开了网页进行确认。在证实的确查不到产品的“审批结论”信息后,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有可能是系统维护”。

如果是系统维护,为何所有产品都没有了“审批结论”信息?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再进行核实。

昨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处处长申晨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有关方面已经核实过产品信息“审批结论”被集体删除的问题,“网站上没问题”,“审批结论”一栏仍然在国产化妆品的查询之中。当记者表示确实没有“审批结论”一栏时,申晨表示“明天一早再核实一下”。

发表于2010-07-20

霸王:与丽涛是同一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了解到,霸王防脱洗发液在2006年12月14日被批准变更产品名称,原产品名称为“丽涛防脱洗发液”。

一个是霸王防脱洗发液,一个是已经沉寂的丽涛防脱洗发液,为什么批号完全一样?

昨日,杨政书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霸王防脱洗发液和丽涛防脱洗发液成分相同,是同一产品。对此,杨政书解释为,批号是可以续时间的,名称是可以变更的。霸王集团正是通过延续时间和变更名称继续使用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我们是有效批件。”杨政书表示,霸王集团已经通过延期和变更名称将霸王防脱洗发液批号的有效期延至2011年9月18日。

记者多次就此问题向霸王集团求证,均未得到正面回复。从宣传上来看,“丽涛”防脱洗发液当初并未使用现在霸王的 “纯天然”、“中药”、“无化学物质”概念。对此,杨政书解释说该产品“以前就是特殊化妆品”。

杨政书解释,霸王防脱洗发水是该产品最早的名称,后来认为该名字“可能有些霸道”改为丽涛霸王防脱洗发水,最后又改回霸王防脱洗发水。

发表于2010-07-20

当晚,霸王集团给媒体群发短信,邀请媒体在7月16日下午3点参加广东省日化商会、广东省轻工业协会主办的 “如何认识和看待二噁烷在化妆品中的含量问题”新闻发布会。霸王集团人士透露万玉华届时也将出席。

7月16日下午近3时,新闻发布会现场挤满了各媒体的记者,然而主席台上空无一人。不久,参会名牌被陆续摆上主席台,但却没有看到霸王集团的人。

发表于2010-07-20
有记者开始小声交谈,“是不是又被霸王耍了”。当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化妆品含二噁烷有关情况》。该通报称在开展现场检查并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后,“结果显示,抽检样品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但没有公布具体的检测数据。
发表于2010-07-21

指挥打手追堵、围攻记者;打个电话,全镇各个通往非法砖窑的路口迅速被窑主堵上。经常出现在影视中的黑社会老大的卑劣行为,7月12日和16日却在河南中牟县狼城岗镇上演。但和演绎版不同的是,卑劣行为的指挥者并不是什么黑社会老大,而是狼城岗镇政府的干部。

发表于2010-07-21

眼下,黄河已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沿黄各地的非法砖瓦窑厂,一定程度上会给黄河防汛带来麻烦”。鉴于此,在河南省的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南境内的沿黄各地治理黑砖瓦厂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而“河南中牟县狼城岗镇黄河滩区的一个村庄内,就分布着40余家违规实心粘土砖场,一直在生产,严重威胁黄河行洪安全”。7月12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袁柏鑫一行,根据报料赶赴当地进行调查采访,探解黄河滩区砖瓦窑厂或存或废的疑问。

发表于2010-07-21

狼城岗镇距中牟县城28公里,远远眺望该镇的韦滩村,便可见到滩区内密密麻麻的砖窑厂。沿途拉粘土砖的汽车司机们告诉袁柏鑫一行,这些砖窑均正在生产着。

当日中午11时,袁柏鑫一行来到韦滩村的几家窑厂进行采访,一位姓李的砖厂老板说,该村现存的实心黏土砖厂有40多家,去年9月整治时,已经拆除了40%,对于被拆除的窑厂,他们这些没被拆的窑厂老板根据镇里的安排,向对方以每座窑40万元的价格进行补偿。

发表于2010-07-21

当日中午12时,袁柏鑫一行来到该村的“魏希合窑厂”(锦旗上显示的内容)采访,在该窑厂的办公室内,悬挂着两面锦旗,其中一个的落款日期是1997年,由此可见,这个窑厂存在已达13年之久,按照河南省治理砖瓦窑场的有关规定,该窑早就属于拆除之列。

两位50岁左右的砖厂负责人称,现在他们取土买地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每亩5万元涨到了今年的8万元,每个窑厂每年要向当地镇政府、工商、土地等部门缴纳好几万元的费用,在谈话中,这两位负责人一直在称赞镇党委书记张胜利,说他对砖窑和当地农民照顾有加,口碑极好……

当日下午1时26分,央视记者从魏希合窑厂离开后,刚走到村外的道路上,就看到有两名男子朝采访车跟来,并不断拨打手机

发表于2010-07-21

当央视记者行至几公里外的东狼城岗村时,一辆车号为豫AEP676的车跟了上来,此辆车之后还跟着两辆黑色轿车。央视记者的车慢,后边的车也慢,央视记者的车停,后边的车也停。

央视记者将车停在路边下车,豫AEP676车上下来一位干部模样的男子,带着一群不明身份的男子围了上来,干部模样的男子和央视记者对话如下:

“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的?把证件拿出来我看看?”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看证件?”

“别管我是谁,把你的证件拿出来吧!”

为避免意外,央视记者拿出了身份证递给对方,看过证件干部模样的男子示意可以离开。

但央视记者刚走出不到50米远,就发现有一辆摩托车跟了上来,车上两个男子身型剽悍,其中一个脖子上挂着个粗大的金链子。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