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回家日记大赛】回到广西的老家,谈谈家里的风俗

发表于2012-02-08

  年前到处都充满着年味。

  防城港是个外来人口城市,一到春节,大部分的人都回自己的家乡过年。想想自己去年没有回家过年,女儿将近两岁了,也没有回家过过年。因此,早早决定牛年要回贵港老家过年。

  年二十八,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终于在上午十一点多启程。路上车辆很多,看来回家过年的人好多。在中途服务区吃饭时,由于客人多,居然要等待安排饭桌。为照顾女儿,吃饭、车速都很慢。到达大圩家中时,已是将近下午五点。

  女儿对家人都有点很陌生的感觉。虽然平时经常和她奶奶通电话,但一见到真人,还是没有马上叫出来,看来要多回家让她感受亲情才行。不过还好有很多她的堂兄弟姐妹,很快就跟她们玩在一起了。适应了新环境,女儿也很快叫奶奶了。

  大弟从年二十八开始,就开始蒸发钵、蒸“大笼池”(年糕,大圩客家话就叫“大笼池”,过年必做之物)、包米粽,这些东西我基本不会了,全部是由大弟一人做完。

  由于女儿的关系,每天都要睡到早上十一点左右。因此,很快就迎来了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一起来,家里每个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杀鸡、贴春联等,准备好拜神用的各种物品。女儿及其兄弟姐妹就早早用黄皮果树叶、竹叶等煮的水洗澡,沐浴后好准备拜神。下午四点左右,万事俱备,开始拜神。女儿在兄弟姐妹的带领下,也煞有其事地双手合十拜了起来。


发表于2012-02-10

吃完年夜饭,大家就一边看电视、聊天,一边等着接财神。准备到十二时,开始拜神接财神,到处都是放鞭炮的声音。接了财神,大家陆续开始休息了。

年初一,十一点多才起来。按照大圩客家人的风俗,年初一是不能去走亲访友、不能花钱、不能扫地、不能洗衣服什么的,再加上天气就冷,于是一整天都呆在家中,正好给朋友们发短信拜年。

发表于2012-02-10

年初二,是大圩客家人开年的第一天,这一天也要拜神放鞭炮,然后开始迎接客人,并且可以去走亲访友了。下午,太阳出来了,我们也早计划初二去外婆家走亲戚。吃了午饭,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一辆汽车、一辆三轮车就浩浩荡荡出发了。

大约二十分钟,我们就到达外婆家。我们先把东西放在小舅家,然后去给外婆拜年,发红包给外婆。外婆今年103岁了,我也将近一年没见过她老人家了。外婆她老人家除了耳朵有点背外,身体还很好。见到我们,外婆很高兴,不停跟我们说着话。

发表于2012-02-10

 在短暂先给外婆拜年后,我们开始将准备好的礼物给每个舅舅都送过去,同时也将准备好的红包发给舅舅和舅娘们。转眼间,舅舅和舅娘们也都年纪大了。想想以前小时候因为家庭兄弟姐妹多,父母曾把我送到外婆家生活了一两年,真的是感慨万分。我有四个舅舅,其中一个早就过世,但礼物还是要准备一份的,由他们的儿子来接受(也就是我的表哥),这是我们大圩客家人的风俗。这个礼数大家要记住哟。给舅舅们拜年后,我就开始到儿时生活过的这个地方到处走走。女儿显得很高兴,到处乱跑乱喊的,还主动跟我的外婆她的太姥姥合影。呵呵,两人可是相差一百岁哟。

吃过晚饭,我们就回家了。没想到晚上女儿开始拉肚子并呕吐,开始以为不要紧,但是越来越严重,不得已赶紧在十一点多开车到贵港市人民医院。不过医生说不要紧,于是拿了药就回大圩了。回到家服侍女儿吃完药已经很晚,一整晚都没睡好。

发表于2012-02-10

年初三,十点多才起来。女儿身体没好转,原本去大姑家也没去成。到了下午五六点,女儿开始满脸通红,一量体温,三十九度半!赶快送到大圩卫生院,医生看都没看女儿一眼,就开单说要打针吃药,心里有点凉:这样也行?不过,打了针后,女儿很快退烧了。这是女儿第一次因病打针,哭了很久!为女儿身体着想,决定初四回防城港。

年初四,起得很晚。吃饭收拾行李完毕,已是中午一点多,开始启程回防城港。下午四时多,终于回到防城港。

回想回家过年的历程,其实很累,但却是快乐的。过年,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亲情,意味着团圆,意味着祝福。过年,要的就是这种年味、这种气氛。以后每年我都要回贵港过年。

最后祝大家牛年大吉大利大发,牛年牛牛牛!

这是我大弟做的“发钵”(客家话叫“发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