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个人对金童幼儿园的看法,供参考

发表于2014-03-26

趁着有空,就目前论坛上很火的一个贴子,想到自己孩子即将在金童走完三年,也算有点心得,就此单独开贴说说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仅仅是我们自己遇到的情况,未必能代表整个金童。同时,虽然认识的很多邻居孩子都在小区幼儿园,但由于我们并没有就读过小区幼儿园,没有第一手的体验,因此也就无法去评价小区幼儿园,甚而对小区幼儿园和金童做比较。

 

孩子托班是在某私立,小班找关系进入金童。当然,我们也比较过,至于当时是基于何种判断作选择,这里就不做讨论。

 

初到金童,孩子很不适应,原因主要还是两个,一方面毕竟还小,对新环境的适应差;第二个是私立和公立的风格截然不同。适应期在2-3个月,之后就一切OK

 

在此期间,我们没有给老师送礼、请客吃饭之类。

 

孩子在,谈不上被重视,但是肯定也没有被冷落。

 

每次在园期间生病,老师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同时联系我们。

 

当中自然也有过问题,我们立即和园方进行了沟通,园方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也让我们觉得可以接受。

 

总结来说,个人对金童还是满意的,孩子开心,硬件可以,老师也算负责,但你要说多好,这个我觉得也不至于。

 

以下就热帖中的信息,个人谈一点看法:

1、“金童中三班爆发发手足口”一事属实,具体人数不清楚(数字得要有源头,没有病历证明,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数字是正确的);

2、事件发生后,孩子班主任及时来电告知,并提醒家长如果不放心,可以选择让孩子最近1-2周在家休息;

3、目前没有收到中三班以外的孩子感染此病的消息,个人认为这恰恰可以说明该园的卫生管理严格(任何疾病,都极易在活泼好动的孩子间交叉感染);

4、孩子在金童接近三年,这类事件是第一次(当然,你也可以说之前发生过,但是消息被封锁了之类);

5、就周围就读于小区幼儿园的邻居的同龄孩子消息,小区幼儿园的次数不止一次(我这也是道听途说,没有病历证明,未必正确);

6、手足口病的产生,并不能评价一所幼儿园的质量。打个比方,即使星韵的手足口频于金童,也不能因此就说小区幼儿园不如金童。毕竟孩子不是封闭式住校管理,不在园期间,一样有可能感染;

7、谈数字要有证据,首先,我不知道热帖中所言的“多少的家长对金童不满意,多少的家长对星韵满意”的数据源在什么地方?其次,不同的人,判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同样一条河,松鼠会淹死,小马却可以轻松过去,请问松鼠和小马对于河水深度的观点,哪个更正确?

8、去年恰好有某朋友孩子,朋友没有关系,只能把孩子报名小区幼儿园,后因为小区幼儿园当年的人数太多,受浦东署划拨(公办都受署管辖),孩子可以选择去金童(貌似还有同汇?记不清了)。因此朋友得以把孩子顺利的送入金童。如果这次偶然事件就能说明金童不如小区幼儿园,那为何一个是示范园,一个是一级园?

9、任何环境,都会有不适应的情况,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但出现的原因,也无法从一而论,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努力去融合以及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所发生的事情,重要。如果我家孩子犯错,老师当然可以,并且也应该批评,但如果因此让孩子去做什么智力测试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我一定会把幼儿园的屋顶给拆了。但理性一点的思考,如果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那么我想脑残老师让您的孩子去做智力测试的概率应该很低;

10、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热帖帖主的孩子还没就读,也没有切身的体会,帖主就已经产生了明确的心理预期。那请问如果我给您找到一些关于小区幼儿园的负面消息,您是否也会像排斥金童一样排斥小区幼儿园?呵呵

发表于2014-03-26

此帖一定要顶!!!!!!!!!说得中肯!

发表于2014-03-26

顶!其实只要孩子安全,健康,开心,去哪都一样。不过金童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孩子也在金童读了3年,今年要毕业了

发表于2014-03-26

赞!

这才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事论事,不道听途说妄下结论。

发表于2014-03-26

支持一下,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根据乱说话的人全家得病

发表于2014-03-26

一个学校老师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因为某个老师将整个幼儿园打叉,太极端了。

发表于2014-03-26

手足口病,每个幼儿园都会有发生,利用金童个别学生得病大肆进行攻击,希望大家不要被蛊惑

发表于2014-03-26

我家从未给老师送给任何现金,以及购物卡等礼品,孩子也未曾在金童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

发表于2014-03-26

孰优孰劣,各位可以自行判断,但是仅仅以是否发生过手足口以及某个可能的个案来判断一个,未免有失偏颇

发表于2014-03-26

好老师比好学校重要,家长们在给自己宝宝选学校的时候千万不能看表面了,不过整体感觉现在的老师咋都这样了呢,我们读书那会老师都还蛮好的,现在的动不动就听说不打点一下,不送点礼什么的,就给孩子吃苦头,太过分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