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上海金山疑现吴郡康城 渔民称水下有城墙

发表于2013-06-26

渔民口述:天晴水清时能在大金山岛一带的水底看到城墙

上海金山,嘴渔村。


发表于2013-06-26

一幅巨大的吴郡康城地域图占据了观景台一侧的整个白色墙面,游客们站在沪杭公路旁的特色渔船观景平台上,用高倍望远镜向大海和金山三岛蛲。在望远镜下,是否能看到海面下曾经的历史?金山的海平面下是否有一个“康城”的存在?曾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康城是否真的就沉没在这片海域中?有谁能想到,从金山嘴至金山三岛之间曾经是一片陆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村落和城堡!

发表于2013-06-26

记者今天获悉,一段有关曾经的吴郡康城的故事首次正式向市民披露。这里的海下,是否隐藏着上海地区诞生的最早的历史与城市呢?

发表于2013-06-26

西周时期曾有康城存在

金山嘴渔村的负责人朱敏告诉记者,通过望远镜,隔海相望的就是著名的金山三岛,人们可以远眺上海海拔最高点大金山岛,它也是上海市最后一块处女地,岛上还有60多种珍稀物种,是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它的旁边有一座微微突起的萧山,名叫浮山岛,又因形似乌龟,被当地人亲切称为乌龟山;距离海岸线最近的则是小金山岛。三岛横卧在海面上,似三位战士在站岗值勤,守护着金山的南大门。“如今隔海相望的三岛在遥远的千年之前,其实与陆地相连接,人们完全可以从这一头走过去。 ”朱敏说。


发表于2013-06-26

相传,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派勇将颛雪东征至金山,于黄花山以南“万步之遥”,筑起一座土城,名曰宁海城。此间的黄花山即今天的大金山岛,当时它尚与陆地相连。之后,颛雪又在宁海城边设置两座关卡,左曰靖江,右曰贾荣。这“一城两关”合称宁海国。它是金山卫地区最早的城堡国家。

发表于2013-06-26

西周时期,周天子姬钊曾巡视东南,登宁海国黄花山观景。自古以来,无论王侯将相,还是文人墨客,登高总是感慨万千。周天子姬钊在黄花山上也是相似的光景。他望向东南方,那是一片烟波浩瀚的大海,再望向西北方,那里是万里平畴,卧龙江如同青龙般蜿蜒而至,由北向南直奔大海。黄花山的地势十分险要,临别时,周天子若有所思,随即下令在山下筑起一座城堡,名东京城。

发表于2013-06-26

所谓投桃报李,为报答周天子,宁海国王将黄花山更名为钊山,改卧龙江为青龙江。姬钊驾崩后,其子进父号为康王,东京城也随之改称为康城。据史料记载,康城的具体位置正是在钊山北部(今大金山岛)、北山峰(今小金山岛)西侧的一片河谷平地上。

发表于2013-06-26

公元前506年,康城归吴国,伍子胥奉命重修康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海盐县,康城归海盐县管辖。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置康城兵马府于东京。

发表于2013-06-26

繁荣康城最终沦海

康城曾经繁荣一时,这一点从东晋康城水兵参将黄庭熙绘制的 《吴郡康城地域图》上可见一斑。当时的康城内有众多的官府、民宅和船舫,此外还有油坊和盐坊。康城百姓盐民煮盐,农民耕作,渔民既可下海捕鱼也能入湖捕捞,商人一般与沿海船商贸易或北上太湖流域进行经商。在金山嘴渔村观景台上复制的这张巨大地图上,人们可以清晰看到,亭台楼阁阡陌纵横,这个城市看起来极为繁华。


发表于2013-06-26

当时的各种宗教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就在这张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上面绘制的各种庙宇之多。当时柘湖边有上海最早的道教庙宇三姑祠,建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大金山上于东吴(264—280年)时期建有忠烈昭应庙供奉金山神主霍光。朱敏说:“上海城隍庙的前霍后秦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供奉的金山神主霍光,后来的秦裕伯其时是个无房户。 ”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