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12个规则

发表于2011-09-23
 
科学地吃,应言传身教,使他们知道如何科学地获得合理营养,同时要培养子女具有良好和文明的饮食习惯,应注意以下12点: 

(1)尽早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主性,还有助于开发智力,有人认为,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特别能促进大脑皮层发育。

(2)给孩子定时开饭,让孩子每天都能按时就餐。

(3)教会孩子讲究卫生,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4)吃饭时,尽可能施行分餐制。

(5)为孩子创造一个祥和、安宁、轻松的就餐环境与气氛,不要在吃饭前和吃饭时教训、责骂孩子。

(6)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也不要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或看书。

(7)每餐吃饭的持续时间宜为2030分钟,要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8)父母与子女一起吃饭时,可随时简明地告诉孩子一些有关食物与营养的知识。比如,说:土豆是长在哪里呀。是产在土里的。”“喝牛奶有什么好处呀。天天吃奶的孩子能长高个。在方式上,切忌唠叨。

(9)一些家庭在节假日常大吃大喝,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生,周末回家,父母往往为其准备好吃好喝。这种做法容易让孩子暴饮暴食,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病症,还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心理,家长应该避免。

(10)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择菜、淘米。在八九岁时,可教他们从烧饭炒菜、煮鸡蛋、煮粥开始。到中学时代,就能会做一般的家常饭菜。如此,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使他们长大后热爱饮食生活。

(12)教会子女一些用餐礼仪。比如,口中有食物时不要说话;不要含着食物喝水;不要持筷子指指点点和在菜盘里扒来扒去;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餐巾或手帕掩着嘴,把头远离餐桌。

发表于2011-09-26
发现我小时候就是都没学好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