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全国逐步实行居住证制度 解读房产税改革

发表于2010-06-01
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发布 国务院: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本报讯 我国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等。


今天上午,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指出上述信息。


房产税改革逐步推进


意见指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


另外,还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条例,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出规范农村土地整治的指导意见。修订国有建设用地划拨目录,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另外,还要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推进城市和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分析


房产税改革 可能剑指“超标”家庭


瀚森国际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地产分析师李洪敏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想用房产税抑制房价,就必须对自住购房者、经营购房者、房屋投机者分别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李洪敏介绍,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经营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其征收范围仅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


“征收房产税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投资性住房、遏制高房价。”李洪敏说,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应对自住购房者(非豪华住宅)采取免税政策,对经营购房者采取低税政策,对房屋投机者采取重税政策。通过发挥财税对房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能有效地抑制房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曾康华接受法晚采访时也表示,如果征收房产税,不能搞一刀切,此外房地产税的出台应慎之又慎。


专家指出,房产税扩征后的征缴对象,应当是人均居住面积大幅“超标”的家庭。

 
发表于2010-06-01


其他改革


全国范围内


逐步实行居住证制度


意见指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另外,还要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意见还指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相关阅读:房产税改革何时出台?

 

中国政府网5月31日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意见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


意见中提到的“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被看作是“房产税风波”以来官方的最新表态,这也让房产税是渐行渐近还是渐行渐远再次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

发表于2010-06-01

解读一: 房产税近期不会出台


“我认为,这一官方表态表明,近期房产税不会出了。”昨天下午,以杭州知名开发商陈先生为代表的业内人士认为。


在陈先生等人看来,本轮楼市调控中出现“房产税”这个新概念,并不是出于调控楼市的考虑,而是地方政府有关利益部门欲借楼市调控时机参与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再分配。


“透过现象看本质,眼下房产税的背后让人深思——各地方政府都纷纷高价卖地,把下一代的甚至下下一代的地都卖了,地方融资平台又举债不低,万一财政收入降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不排除利益部门要借调控用房产税对房地产行业分一杯羹。而眼下的现实是,物业税、房屋保有环节税等新税种没有经过立法,这是难以近期征收的难题之一。”


解读二: 年内仅在个别城市征收


昨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之前有关房产税要在“4个城市试点”等消息并不准确,“确切地讲,今年年内,房产税仅在个别城市征收。”而记者问他是否是“上海”时,他予以认可。


对试行房产税,“上海1351名评估师不够用”的说法,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及经纪人学会秘书长柴强回应说,从技术和人员上看没有问题。“目前,税收估价技术层面不是问题,房产持有环节税收更多的阻力来自于社会利益的协调等方面。”

发表于2010-06-01

 


解读三: 何时出还要看楼市表现


“事实上,房产税或许已经成了政府手中一张待出的牌,出不出,要看政府调控楼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后续楼市表现如何。”昨天,北京知名国企开发商王先生等业内人士表示。


“如果政府对这次楼市调控的预期目标是停涨,那么,从眼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太原、青岛、宁波等热点二线城市的楼市反馈情况看,政府的预期目标已经达到。从这个意义上看,房产税出不出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打压购房人、卖房人对房价的上涨预期。”王先生分析说,“但是,如果政府对这轮房地产调控的预期目标不在停涨,而在降价20%、30%甚至更多,那么,可能会在上海试点的基础上,在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推行,毕竟和见效快的金融调控措施相比,税费才是长期稳定楼市的工具。”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也表示,中国要解决住房,必须用公租房引导租房消费,用房产持有税调节房地产价格,这就解决了80%以上人的住房需求。


■文/本报记者 余美英


专家说法


房产税应该按市值计税


分析人士指出,从税制完善角度看,扩大房产税征税范围代表了改革的未来方向,但要推进这一改革当前亟待解决个人住房信息采集、房产评估和具体征收环节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指出,当前改革房产税的重点应放在现有征税范围内对计税依据的调整。目前,我国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其中,按房产计税价值征税,主要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高培勇认为,改革应将原先按房产原值计税改为按评估值,也就是市值计税,从而更好发挥房产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此外,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由于房产不能移动、税基固定,我国以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将房产税作为地方税。随着房产税税制的不断完善,未来扩大房产税征税范围不仅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使房产税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而稳定的税源。


■据新华社

 

发表于2010-06-01
相关评论:请尊重国家公民的身份

 

刻意强调某市的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而无视作为国家公民的身份,实际上是在人为降低相关人员在国家层面身份认同中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励他们降低对这一身份的认同感,进而埋下地方自搞一摊、独行其是的隐患


近日不少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例如,北京试点对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庄实行封闭管理模式。昆明在近期通过的《居住证管理规定》草案中明示:任何单位不得使用和聘用无居住证的流动人口。而深圳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李铭强调,流动人口增长过快,无业人员不清除,深圳治安永无宁日。


这些做法和说法,虽然有的声称以“服务于流动人口”为目的,但其精神实质都是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向流动人口归因和卸责,试图通过管控和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来减少城管当局工作量或增加寻租机会。其结果,最终只会损害城市发展的活力,阻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早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2010年中国城镇化提速,不仅要成为拉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新引擎,还有利于破除城乡差别,让公民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对比此番这轮城市管理的施政思路,显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要求相悖。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早就指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又说“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封建帝王尚能从谏如流,最终有眼光和胸襟招致和容纳四方“黔首”,我们的地方官员又为何只顾眼前部门的便利而自绝城市活力之源?


实际上,受到限制的人群,往往是最有干劲和期待改变自身及家族生活命运的一群。他们在欠发达地区的生活经历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同时又富有较强烈的改善生活境况的朴实理想。他们憧憬城市生活,愿意在这里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


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为他们合理发挥和积累城市生活能力提供公共平台,让他们各尽所能并且不断进步,将这股新兴力量纳入推进城市发展的轨道,而非用恫吓或罚款来增加他们适应城市的成本,让他们“知难而退”。


平心而论,昆明的草案中的确有一些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条款,但相对于申领居住证的机会成本而言,并无足够的吸引力。不妨以日本对待外国人的政策作为参照。入境日本之后,居留90天以上才需要去市区町村役所登记,90天以内无须登记。而昆明对本国公民慕名而至者尚不能容30日的居停,未免不够大气。


更重要的是,赴日本的长期居留者一旦登记,即便是外国人也可享受其国民健康保险,这意味着接受其优质的医疗服务,只需支付30%的费用。如果生育子女,还能获得补助费,以及数目可观的供子女上学的儿童补助金。而我们的地方政府,则在无法提供优厚的条件“诱致”流动人口申请居住证的情况下,竟然采取严苛的罚则来“强制”实施。


同样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激励手段,其背后的逻辑与最终的效果判若云泥。


正面的鼓励,其潜在假设是将流动人口看作当地发展的宝贵财富,因而创造条件将他们识别出来,为他们提供增加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服务,以利于其发挥所长。


负面的激励,潜台词是强加给流动人口以原罪,以有罪推定的态度用强制措施让流动人口自证“清白”方能有正常公民待遇。正所谓“待我以国士,我故以国士报之”,“官视民如草芥,民视官若寇仇”,效果不同自然不足为奇。与珠三角同样的外来人口数量惊人的江苏昆山,治安远远好于珠三角的许多地方,这个事实就充分回击了外来人口必然导致治安混乱的谬论。


对人口流动的负面态度不仅可能成为城镇化的掣肘,更可能成为“藩镇化”的肇端。不难理解,每个人的身份总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可以同时是某村的、某县的,或某民族的、某国家的。对不同身份的认同程度差异可能对其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过于强调一个相对狭隘的身份,可能引发严重的对立或暴力冲突。


在民族国家林立的全球化环境中,就现代中国而言,我们更需要倡导中华民族或国家公民层面的身份认同,而不是更囿于地区或族群的范围。刻意强调某市的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而无视作为国家公民的身份,实际上是在人为降低相关人员在国家层面身份认同中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励他们降低对这一身份的认同感,进而埋下地方自搞一摊、独行其是的隐患。由此引发的长远后果之严峻,可能远远超出一些短视官员之预期。(瞭望东方周刊)

发表于2010-06-01
各地动态:番禺“刷”二代证3分钟即办居住证

 

广州日报讯(记者陈翔 通讯员何丽瑜)办居住证,只要带上二代证和相关证明,“刷”一下,3分钟就可搞定。番禺率先在广州全市推行“二代证直接办居住证”,大大方便了流动人口,办证率大幅上升。


昨天上午,36岁的王昱富来到大龙街道流动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王昱富是江西信丰县人,现住番禺东沙村。管理人员审核有关资料后,用王先生的二代证在读卡器上一搁,照片、户籍、身份证号码等身份资料自动录入系统。3分钟后,王昱富就领到了居住证办理回执。“证件到了以后,会有短信通知您!”


大龙街道流管办主任梁锦泉说,中心还购置了专业系统,为申办居住证的流动人员免费拍照。


免费办居住证还送2万元意外保险


番禺流管办主任黎梓华介绍,番禺区以大龙街、石楼镇、沙头街为测试点,开展应用“二代证”直接办理居住证的测试工作,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和分析,于5月24日取得突破,成功将“二代证”相片和文字信息转化为居住证相片和信息进行办证,并在5月25日成功制作首张应用“二代证”办理的居住证。办证的方式和时间从原来的流动人员多趟往返花钱办证,到现在的一次性3分钟内免费办理,受理的方式和时间都实现了质的改变。现在,只要流动人员手持“二代证”,就能实现居住证办理“刷卡搞掂”。


从5月24~27日的测试期间,番禺区应用二代证办理的居住证近2万张。目前,番禺区已受理居住证26万张。


番禺区还建立“四方联动”的办证网络,在全区297个社区(村)流管服务站固定办证、在25个厂企流管服务站和5568个厂企流动人员服务小组(雇用流动人员30人以上)集中办证,同时实行“送证上门,二次服务”机制。此外,推行办理居住证获政府赠送2万保险服务,即由政府出资,对在社区居住满一年以上并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员,赠送一份保额为2万元的意外保险。目前,已有15万人获赠保险。

发表于2010-06-01
我是外来户,在上海已十年了,对上海来说本人是黑户,没有医保不说,公民的基本权:选举权,都未曾有过。如果居住证放开了,对我们这些小民确实是福音...。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