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应建仁独创服实教学方式

发表于2016-05-13

1968年,应建仁20岁,小学毕业就在家干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应建仁没想过改变。这年2月的一天,大队上银安小学的一位老教师推荐应建仁接替自己,“他觉得我还不错,踏实,再加上当时队上读过书 的人太少,我念了个小学就还算是数得着的。”
应建仁对这机会惊喜又犹疑。虽说是民办教师,又是在知识分子当“臭老九”的年代,前任教师也因此改行去了供销社,但在应建仁心中,教师这个职业却依然让人神往。
银安小学是附近几个村庄的孩子仅有的小学,最早设在马 鞍寨,那里有一座老旧破庙,村民将它稍作修葺后用作教室。那地方在山坡 上,四周荒凉,有次一个老师晚上值班看校,摸到床铺下软软凉凉的,原来是条大蛇。
小学后来迁到了大队部,应建仁的40年教师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学校只有一间教室,内有三排座位,20多名学生分成三个年级,按排分年级坐。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其他年级的学生就自习课本或做作业。这种方式当时被称作“复式教学”。
“老师第一天走到讲台上,先安排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接着给一年级讲课”。1978年入学的梦娃子对此印象深刻,聪明的他曾经在上一年级时被应建仁叫起来回答三年级的问题。也常有二年级学生因为成绩太差在期末被打回一年级,“也就是从这一排换到另一排。”梦娃子的表弟在他已经上了大学的时候仍在上小学五年级,还有一个孩子上了6年一年级,最后退学。
村民们并不认为孩子上学就真能“读出去”做个城里人,他们顺服上面的政策和前辈的经验,特别是女孩,推磨转灶几乎就是注定的命运。应建仁不得不和这种“传统”搏斗,一次次家访,一次次发动干部一起说服,同家长以及贫穷争夺那些有希望的学生。
每当发现一个“尖子”,应建仁就会感到学校和自己有了更多存在的理由,于是去向大队争取、去向村民争取的时候也就更有底气。“曾经有个家庭特别穷的学生考了第一名,我上门争取家长让他继续上学,可惜这个孩子却生病去世了。”应建仁说起这个孩子,至今黯然。
很多学生们的脸上、身上带有“汤火关”或爬树上楼摔伤留下的伤疤,他们带着这些伤疤出外上学,像是故乡的烙印。陆续地,从这 些打了烙印的孩子中走出了第一个中专生、第一个大学生。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