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武术对青少儿人格的塑造

发表于2015-07-28

人格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 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健康人格就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备受世人的关注和青睐, 多元文化催生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在青少儿群体中开展武术教育活动,从而促进青少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成功的花从来都是在风雨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与宠爱,早已使孩子成为了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孩子,而培养孩子具备健康的人格则能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武术技能教学,促进青少儿人格形成。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其项目丰富多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练习。武术教学的根本是内在提高人的精、气、神, 外在提高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这种有效的训练, 正好符合塑造健康人格的要求。如武术套路长拳教学中的“十二型”强调: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重如铁、轻如叶, 动作讲究内外协调配合, 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脚到手到, 手到眼到, 眼到神到, 充分锻炼人的记忆力、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敏性。青少儿武术对抗练习,不但可以培养青少儿坚强、坚韧、自信、勇敢、乐观、机智等优良品质,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武术文化教育, 培育青少儿人格魅力。武术文化博大而精深、融和了儒、释、道等诸子百家的文化。尚体武苑在武术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弟子规》、《论语》等内容,以书签的形式,由武术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带领孩子进行学习。青少儿在掌握武术知识技能, 认识武术价值, 领悟武术真谛的同时, 可以从武术特有的价值观、伦理观、文化观去把握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弘扬武德精神,提升青少儿人格境界。武德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内容。“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谚语, 说明礼节在武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武德规范了武术行为与方法, 使武术道德观念成为武术技击的准则。武术的演练、竞技活动过程, 本质上讲就是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净化自我的过程, 从而在某一种行为意志的磨砺和武术精神的陶冶中,渐渐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势, 完成人格的升华, 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境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青少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尚体武苑武术教育愿和家长们一起努力,使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