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土地财政对抗楼市调控:房价可不降 财政不可降

发表于2013-07-08

土地财政对抗楼市调控:房价可不降 财政不可降

发表于2013-07-08

上周,京城出现了一天内四块经营性用地成交,成交总金额高达67亿元的火热场景:其中,最受瞩目的丰台区夏家胡同地块被懋源17.7亿元加3.8万平方米公租房竞得。此外,昌平沙河镇高教园地块被首次进京的恒大地产35.6亿元加26万平方米公租房斩获;万科与北京城建分别以9亿元、4.6亿元的价格将房山镇长阳地块、大兴魏善庄地块收入囊中。以上种种,是半年来京城土地市场高歌猛进的又一个注脚,是全国土地市场近几个月来不断升温的冰山一角。

 

发表于2013-07-08

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北京市推出的经营性用地面积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78%。其中住宅用地同比去年增加297%。土地出让成交额则同比大增390%,约649亿元。

 

 

发表于2013-07-08

就在5月份,京、沪、广等一线城市,不断爆出所谓“地王”新闻。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百城土地出让金为7629亿元,同比增加47%,土地溢价率为16%。

 

 

发表于2013-07-08

尽管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中央出台的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经达到了空前严厉的地步。但是,不断涌现的高价地块,不断上涨的土地价格却让人们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打下一个大大的问号:调控和地价,究竟谁会成为主宰未来楼市走向的变量?

 

发表于2013-07-08

加大土地的供应量,尤其是加大用于建设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原本应该是控房价、调楼市的一项主要手段。只有更多的土地用于建设住宅,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楼市的供需关系,进而对房价起到抑制性作用。

 

发表于2013-07-08

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土地供应带来的房屋供给增加并没有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相反,部分热点地块的高溢价成交倒是让原本因调控而转向的房地产市场预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发表于2013-07-08

在房地产调控重拳频出的背景下,究竟是什么点燃了人们的购地热情?——“土地财政”无疑是个绕不过的话题。

发表于2013-07-08

推出优质地块、并促其高价成交无疑是地方政府“来钱”最快的财政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偿还地方债的主要来源,目前也已经是不少地方政府公开的秘密。

 

 

发表于2013-07-08

不断升温的土地市场背后,固然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布局未来市场的现实需要,除此之外,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更是让许多地方政府对高价卖地的做法采取“乐观其成”甚至“推波助澜”的态度。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