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要不要中环1号也学习这位警察姐姐的处理群租的方法?

发表于2010-03-25



 

高境派出所教导员吴惠琴点评:
    

曹桂芳是个风风火火的人,但她的内心也有细腻柔软的一部分。高中生小宋的父亲曾进过监狱,导致他有些自卑,但这孩子争气,有一次在临江公园内跳河救人。曹桂芳听说后,找到小宋谈心。其实小宋根本不是她辖区里的居民,但她觉得救人的事会成为小宋人生的转折点,希望他受此鼓励走出阴影。在曹桂芳的推荐下,小宋被评上了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现在,曹桂芳就像大妈妈一样的关心着小宋,鼓励他,肯定他。
    

曹桂芳的嗓门很大,说话语速快。因为要遵循“多下段,少闲坐、腿勤、眼勤、嘴勤、手勤”的诺言,就得下社区不断和人说话。加上工作量大,所以就落下了常年嗓子沙哑的毛病。
    

曹桂芳曾管辖的梅园村、高境村虽然现已拆迁,但她整顿该地区的经验却让居民念叨至今。这一地区曾住着300多户外来租户,群租现象严重,影响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曹桂芳接管后,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她先是亲自起草了警方提示,“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不得参与违法乱纪的活动……”曹桂芳告诉笔者说:“我从来不称呼群租者外来妹、民工,而是亲切地称他们外省市兄弟姐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体现在此!”但是,当这份警方提示上午刚贴出,下午就被撕成了碎片。
    

曹桂芳不气馁,她挨家挨户地联系房东,先是晓之以理,用以前房东因租犯法受牵连的例子来教育他们,接着动之以情,告诉他们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租户有违法行为,你们也要负责任,以后租房子时要慎重再慎重。”3个月后,曹桂芳终于让这一地区旧貌换新颜了,房东收回了出租房,不和谐的景象再也没发生过。
    

去年夏天,曹桂芳在逸仙路1321弄碰到棘手问题,车主不愿把自行车停到新建车棚里,造成道路拥堵。曹桂芳发布了一份警方告示,并主动把随意停放占用通道的自行车移置停放点。看到了社区民警的实际行动,居民们都理解配合了。

发表于2010-03-25

我们也让这位警察挨家挨户的跟搞群租的房主和租客聊天谈心吧!看看能不能把1号的群租问题解决掉。

或者谁想毛遂自荐的来扮演这位大姐姐的角色?

发表于2010-03-25
引用:头号人物 在2010-3-25 15:04:23写道:原帖
我们也让这位警察挨家挨户的跟搞群租的房主和租客聊天谈心吧!看看能不能把1号的群租问题解决掉。
或者谁想毛遂自荐的来扮演这位大姐姐的角色?
 
 派你出面~~
发表于2010-03-26

现在吃软饭,白吃民脂民膏的多啊

肯啃硬骨头的还是很少很少啊...

发表于2010-03-26
这本就是物业该做的事情。
发表于2010-03-27

这个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单靠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能解决。

一方面个人思想和觉悟很重要,人都是自私的。群租能给房东带来更多的房租收入,这是实实在在即刻体现的,正所谓,“369拉现钞”。至于群租背后的问题以及风险,对于房东来说,他根本不需要负责,也不需要承担。因此,另一方面,就在于体制不健全,利益与风险不对等。

有惩有罚、有法可依才是硬道理。

对于LZ所述个案,只能借鉴,而很难推广。有法可依、法制健全、监管到位,才能缓解和解决问题。

而目前1号的问题,在于逐个开盘、分批交房、周边配套设施不成熟等现状,不断产生空白期,入住率提升较慢,再加上存在部分投资房、动迁房的空置利用,造成了群租现象频生。

要缓解1号的问题,就是提升入住率,而提升入住率的关键,在于加快建造力度早日交房周边配套跟上

当然,在入住率提升同时,物业水平、安保水平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我们小区的邻居们才能安居乐业,真正成为中环附近住宅区的NO.1。

发表于2010-03-27
发表于2010-03-27

这世道,坏人不少,好人不多

发表于2010-03-27
发表于2010-03-28
物业经理学一下吧。治理好了,我一定将欠的一年的物业费给全交上。差再预付一年的物业费。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