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大学生就业需要好心态

发表于2013-05-04

大学生就业,这些年来已被国家列为就业的“重中之重”,但政府也不能“计划”出那么多“白领”岗位,虽然政府可以规划出公务员岗位,不过公务员太多纳税人会不满意。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国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实际上,高校的发展似乎是当产业去经营了,各类高校不仅数量急速增长,也越来越讲求规模效益。20年前,万人争走“高考”独木桥的场景,如今已变得不那么惨烈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会说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不过在笔者看来,应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胡瑞文预计,中国未来每年新增300万个白领岗位,而每年将新增1000万个想当白领的高校毕业生。

10年前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的新闻,被媒体关注,引起社会争论甚至批评,认为是知识的贬值。后来他到长安区档案馆工作,2009年又接受校友陈生邀请,到陈生专门为猪肉生意培养员工的“屠夫学校”任教。而同是北大毕业生陈生,辞去公务员的职务,做起生意,2004年开始卖猪肉,两年时间成为当地的“猪肉大王”。4月11日,这两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被邀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与学弟学妹谈心得。陆步轩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陈生则说“创业正是需要立体的知识结构”。当然,两个北大毕业生虽然都是卖猪肉的,只是一个曾是肉案前捉刀的小贩,一个则是以贩卖猪肉创业的老板。心态毕竟不同,两人虽然打破了传统,却并没有把自食其力视为最大的荣耀。

前些天,《武汉晚报》报道了武汉最年轻的环卫班长付莎莎。她从江汉大学护理专业毕业后,3年多前到武汉火车站应聘环卫工。她不是为生活所迫就业的贫家女。她每天开着小车来上班,甚至不顾做生意的男友生气,坚持要干每月只有1500元工资的又苦又累的环卫工作。她当初的想法很简单,火车站离家近,工作稳定。3年多时间,和她同期应聘的两名大学生都辞职了,她也曾委屈得哭过,可她带领的环卫班,评比中连续排名第一,她听到游客对武汉火车站干净的称赞,看到陌生人对她的感谢微笑,也很有成就感。付莎莎的就业心态,可以说是一流的。

人们常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无论怎么烦,就是不能没有工作。因为人不能自食其力,做人的自尊就会垮掉一大半。遗憾的是,国人信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读书高”不错,错就错在“书中自有黄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至上意识。结果大学生历来自视或被社会视为天之骄子,上大学被看成改变“草根”命运的一把钥匙。带着这种心态,大学毕业生至死不改初衷当白领的心态,当大学生已不再是凤毛麟角,而如过江之鲫时,就业的选择成了问题,有人因此宁可当啃老族。

谁都希望所找的工作挣钱多、别太累且稳定,最好能和兴趣爱好相连。可是,就业第一位的目的是自食其力,假如没有了工作,那么连人生本身都残缺了。看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改变心态也能少些烦恼。其实,当普通劳动者大多数都有高等学历,并不见得是知识的贬值,而是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此信息转载于  康强医疗人才网:www.kq36.com

发表于2013-09-03
那女人真不要脸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