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楼市下半年供大于求 倒逼降价?

发表于2010-07-25

      新政百日,上海楼市开始陷入一场难受的胶着期。向上还是向下,新房供应量的力量不可小视。

据佑威机构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上海商品住房新增供应仅约434万平方米。下半年,上海将迎来近800万平方米的新增房供应。

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放量的新房供应,将倒逼着降价机制。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查询上海官方“网上房地产”数据看到:上海一手住宅可售套数突破40000套,达到41087套,面积达583.41万平方米。而在新政出台之前,这一数据还一直在470万~480万平方米的历史低谷徘徊。

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援引上海佑威地产机构的统计数据,2010年6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42万平方米。假如按照今年6月份的低位月度成交量粗略计算,现有的上海一手住宅可售面积,可以消化近14个月。这还不包括新增一手住宅供应量以及巨大的二受房存量供应(现有挂牌出售约13万套)。

另外,据佑威机构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上海商品住房新增供应仅约434万平方米。下半年,上海将迎来近800万平方米的新增房供应。

受累楼市调控,很多工程放缓施工或已经达到预售标准目前暂时没有上市交易,因此在下半年,存在较大的新房供应压力。

以今年上半年356万平方米的一手住宅成交量来估算,下半年的住宅供需状况将明显“供大于求”。况且如果开发商仍不肯将房价下调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下半年成交量会更低。

新政百日,资意愿降低,楼市交易阻碍重重。供应高峰在即,降价压力难挡。

中原集团研究董事程澐通过监测万科、保利地产、中海发展、富力地产、绿城等国内“十大标杆性房企”的各项数据发现:上海是战略要地,作为唯一十家标杆房企均有土地储备的城市,下半年各企业间的竞争会较为激烈,降价可能性偏大。

考虑到地价水平,开发周期、开发条件、盈利空间等因素后,标杆房企2008年底以前所获得的土地储备将是今年下半年新增供应的集中区域。

当前各标杆房企的土地储备量中,2008年底以前所拿土地约占总储备的65%~71%,2009年所拿土地约占20%~25%,今年新增加土地占总体储备量的11%。从该指标来看,开发商储备的大部分土地价格不超过2年前地价水平,考虑到这2年间土地价格的大幅增长,大部分项目即使降价10%~15%仍然可盈利,因此未来降价的空间在10%至15%具备可行性。

发表于2010-07-26

我也希望降价,但是各种可能都有啊...房价永远是个无休止的话题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