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遭遇7年来最冷12月 南方集中供暖再引热议

发表于2013-01-04

2012年12月29日,长宁区青溪路一带冰天雪地。


从上海到整个中国,刚刚遭遇了近7年来最冷的一个12月份,这让中国南方应和北方一样“集中供暖”的呼声再起。

所谓集中供暖,也就是俗称的暖气,一般是指通过热电厂生产蒸汽,并通过城市输汽管输送至千家万户的暖气片中。

昨日,上海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副主委张立军表示,正考虑在本月召开的上海“两会”上呼吁试点集中供暖,并为全市集中供暖提前进行统筹规划。

早在2010年的上海“两会”上,张立军就曾经递交提案,建议将冬天供暖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在他看来,集中供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久考虑、统筹规划,最好能在当年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就加以体现。

张立军认为,上海建立在海边滩涂上,冬天一般非常潮湿阴冷,冬天也有供暖的必要,“在房间里仍会感觉非常寒冷,而集中供暖能提高上海的宜居程度。”

“现在,上海市民冬天还是主要靠空调取暖,但是空调的效果很有限,每年寒潮来临,上海各家医院都人满为患,以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为主,多是因为天气寒冷导致或诱发的季节性疾病。”在2010年递交的这份提案中,张立军提出,空调的制热能耗高、噪音大,人体感觉也很不舒适,并且容易传播疾病;而冬季供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降低上海市民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冬天发病率,并能有效降低社会成本。

但在目前,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遭遇到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依据建国初期划分的集中供暖分界线,只有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方可推行集中供暖。

要求修改这条“红线”的声音认为,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天同样寒冷,集中供暖比目前普遍采用的空调供暖更环保。但反对的声音认为,集中供暖需要南方城市在管道建设、房屋标准等方面做出大规模改造,且集中供暖将大大增加能源消耗。

争论尚未有结果,上海附近的南通、南京、扬州等南方城市已经开始小范围试点集中供暖,但却由于上述原因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阻拦,集中供暖在南方仍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上海市有关部门亦在2010年答复张立军说,鉴于上海大量的建筑进行供暖改造有困难,所以集中供暖暂时难以推行。


发表于2013-01-06

砖家都说了南方集中供暖不适宜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