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7月土地市场成交量跌价涨 出让金环降15%

发表于2016-08-03

[摘要] 2016年7月全国300城土地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涨的趋势,供应量和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地出让金环比减少15%,楼面价总体环比上涨9%。从不同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量减少,但成交面积增长118%,幅度较大。二线城市供求双降,整体有所降温,楼面价仍然呈现上升趋势,环比上涨6%。

2016年7月全国300城土地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涨的趋势,供应量和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地出让金环比减少15%,楼面价总体环比上涨9%。从不同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量减少,但成交面积增长118%,幅度较大。二线城市供求双降,整体有所降温,楼面价仍然呈现上升趋势,环比上涨6%。此外,尽管整体量跌,但仍然难以阻挡热点城市地王频出的现象。

土地供需双降 卖地月收入减少363亿

作为2016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的首月,7月土地市场在“量”上有所降温。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全国300城土地供应面积为7347万平,环比减少30%;成交面积为5958万平,环比减少25%,土地出让金为2057亿,环比减少15%,与6月相比减少363亿。

其中,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在成交方面表现显著,成交面积为286万平,环比增长118%;二线城市供需回落,但楼面价仍然稳步增长,环比涨幅为6%,同比涨幅达80%;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温度仍然偏低,供求和出让金皆下降,但地价同比上涨了11%。

高热:上海创造”三榜”冠军 武汉溢价率达442%

7月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深圳土地市场陷入沉寂,住宅用地均为0成交。相比之下,上海的表现格外抢眼。上海7月份成交7宗宅地,引发众多房企争夺,并创造年内总价地王。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上海7月的土地成交包揽了三榜的榜首:其中吸金总额以250亿元成为当月土地出让金榜首、浦东新区祝桥镇中心镇区核心区G-10地块以88亿元位居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榜首、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073-06号地块以67409元/平方米的高价位列住宅用地楼面价榜首。

此外,尽管二线城市供求和出让金呈现下降趋势,但二线热点城市的土地热度仍然不减。7月全国出让金排名前二十城市成交总额为1331亿元,同比增加27%,武汉、杭州、郑州土地出让金均破百亿,其中郑州出让金同比涨幅高达1108%,成交总价方面:苏州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光明路西侧、商银路北侧地块、杭州余杭未来科技城123号地块均打破区域历史总价纪录,武汉、合肥、南京、珠海均有地块跻身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其中武汉东湖新区地块以442%的溢价率成为当月溢价率最高的地块。

土地高价行情仍在延续 未来地市或面临多项调控

地价攀升、地王频出,成为2016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的主旋律。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热点城市出台政策,为过热的土地市场降温。苏州、南京相继出台土地限价令,而合肥也紧随其后,出台相应政策对开发商进行严格限制。然而,成效似乎并不显著。7月份高价地频出的情况仍然在延续,甚至被称为“地王月”,仅7月29日一天,合肥就诞生了三宗地王。

以市场的角度来看,地王的频繁出现,直接拉动了房价的飞速上涨,使部分有着合理购房需求的购房群体受到影响。而以房企的角度来看,地王也面临着一定代价:金地前不久88亿斩获上海新地王,股价三天跌7%;合肥某地王拍下一年多未动工;广州10宗地王仅两个赚回地价……难怪业内都在感慨:是该为土地降温了!

从最近几日的消息来看:部分银行放出风声,对地王停贷,并表示对于2015年三季度以后拿地且土地成本过高的项目,原则上不介入;证监会也在近期内部会议上表示,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将受到严格限制,再融资所募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拍地和偿还银行贷款。总而言之,多种迹象表明,未来政策将持续加码,以达到抑制地价的作用。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