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十年磨一剑,临港这把剑就是为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繁荣准备的。

发表于2014-11-17

临港需要为自贸区扩区做好准备,十年磨一剑,临港这把剑就是为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繁荣准备的。





2014年,临港地区开发建设步伐继续加快,作为上海自贸区的直接腹地,如何借力自贸区效应与“双特”优势,使临港地区真正成为浦东乃至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发展引擎和战略新空间,11月13日下午,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陈鸣波主持召开“临港对接联动自贸区”专题研讨会。来自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新区商务委、金融局、自联发公司、外高桥集团的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临港的区域功能、产业定位、空间形态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

陈鸣波表示,临港正在进行新的战略规划定位和顶层设计,规划布局金融贸易、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都市旅游等相关产业,逐步打造“一城一带一中心”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不断提升临港发展的品质和能级。

“自贸元素在临港未来开发中作用重大”,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外经处处长郭爱军认为,临港对接自贸区应处理好“远和近、轻和重、平和凸、产和价”的关系,关注城市、产业、功能三大纬度,促进产城融合,突破瓶颈产业,完善功能配套。

从操作层面看,浦东各功能性区域,包括陆家嘴、金桥、迪士尼度假区、临港地区等各有特点,自贸区的效应如何辐射整个浦东,临港今后在对接自贸区当中的定位怎样,需要新区予以统筹考虑。自贸区管委会经发局局长王彬建议,在对接项目引进和落地上,临港地区可按照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医疗等不同的产业类别,有的放矢地规划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特定区域。区金融局金融规划协调处处长安龙全建议,随着浦东和自贸区在招商服务管理上的一体化推进,发挥好金融的服务功能,应进一步对产业进行细化、对行业进行细分,营造更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加大宣传和推介。

在一片滩涂上建城兴业,原先的配套设施几乎为零,中心城区成熟的配套设施体系又无法辐射到临港,使得生活生产配套设施的缺乏成为制约临港发展的一大难题。自联发公司总经理翁巍表示:临港开发应该围绕产业发展环境和生活发展环境来进行集聚式发展,在产业功能服务上既要用好现有存量,解决发展的“时间差”,又要培育通讯技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用“专注、极致、口碑”进行点对点精准营销。

陈鸣波感谢大家为临港发展提出的富有建设性、见地深刻的意见建议,希望市、区相关部门继续支持关心临港的发展建设,管委会将进一步完善对接联动自贸区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利用自贸区直接腹地的区位优势和“双特”的红利优势,助推临港的崛起发展。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俊、党组成员陈永平、汤文侃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

发表于2014-11-17

其实说白了临港就是备胎 等了十年就为了上位的一瞬间

发表于2014-11-17

楼上的那个比喻哈哈 绝了

发表于2014-11-17

看如何发展吧

发表于2014-11-20

十年磨一剑 临港的发展其实还是慢了点啊

发表于2014-11-20

还是期待临港的发展吧,希望十年磨一剑,这一剑出鞘锋利~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