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16号线应该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方案,最大限度发掘潜力,增加运能。

发表于2015-01-05
标签:设计 

在现阶段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方案,最大限度发掘潜力,增加运能。

16号线是典型的市郊通勤铁路,客流量呈现单边增大态势,应该开行小交路跨站车。

比如,16号线惠南东站(原浦东火车站站),设计为四线,预留跨站通过站台,正好可以作为小交路起点。
航头东也有四线,也可作为小交路起点(这个凭记忆,不确定)

大小交路允许方案为:

A交路:滴水湖——龙阳路,停靠临港大道、书院、惠南东、航头东、罗山路、华夏中路、龙阳路。
B交路:惠南东——龙阳路,停靠惠南、野生动物园、新场、航头东、罗山路、华夏中路、龙阳路。
C交路:航头东——龙阳路,停靠鹤沙航城、周浦东、罗山路、华夏中路、龙阳路。

每个交路时间缩短,加快车辆周转,提升运力!
如滴水湖——龙阳路,少停了5个车站,至少缩短10分钟。
因此对于远端的乘客来说,车次变少了,等待时间变长了,但是列车运行时间短了,整体上还是节省了时间。
而对于周浦东、鹤沙航城的乘客来说,整体时间虽然变长了,但上车更从容了,还因为整体运力的提升,不用限流了。

发表于2015-01-05

没办法 怎么弄都是这样

发表于2015-01-05

挖掘潜能是必须的 16号线现在有很大的潜能可以挖掘

发表于2015-01-05

感觉申通一直是敷衍的态度 现在6号线已经不是最大的败笔了 16号线已经取而代之了

发表于2015-01-08

从各个渠道各个人群发出的这种呼唤多了去了,申通地铁从来没有听进去过

发表于2015-01-08

申通地铁从来不错应该做的事情

发表于2015-01-17

最好临港能多增加几条轨交,不单单是到书院和滴水湖,泥城、万祥、芦潮港等镇也该有地铁口!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