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新政出台≠上海房价立刻下跌 5大理由告诉你

发表于2016-04-07

上海发布楼市新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由2年调整为连续缴满5年;从紧实现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二套房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非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等。

“沪九条”的切肤之痛购房者算是感受到了。但政府推出新政并不是为了折磨购房者,而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度上涨,给楼市降温,但是真的会有效果吗?上海的房价能下跌吗?

5大理由告诉你:上海房价降无可降!        

理由1:一线城市的底蕴决定价值

对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概念的认同和运用,全国起步最早的区域毫无疑问是上海,虽然粗放型、高杠杆化的所谓的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结束,现在房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周期被拉长,但作为中长期、自我资产的一种升级考虑,国际化的城市底蕴不会改变。

理由2:上海的可持续购买力惊人

针对中国富豪群体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大陆千万富豪105万人,亿元富豪资产过亿6亿多,上海千万富豪1.47万人,亿万富豪8500人,分别占全国14%、13.2%。这是一个解读需求的基本指标,无论限购是否取消,上海的可持续消费力依然强劲,城市吸引力和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来此安居乐业。  

 理由3: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整体经济运行是整个投资的基础,财政收入这块上海始终处于前列。在房地产和商品房新开发的投资,上海同样是有实力保障的,回顾在2014年上半年TOP50房地产企业表现,我们发现,跨城市经营的房企,只要在上海能够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资金状况充实健康,基本不会陷入断臂求生的境地。      

理由4:房企扎堆助推多中心崛起

品牌房企在新兴区域扎堆,不仅是多中心崛起的有效保证,预示着未来产品上市的时候,会对区域原先目标客户群作出升级或颠覆。尤其是政府重点规划投入基础建设的城市副中心,其房价体系自然会随之攀升。

 理由5:供需层面持续供不应求

一线城市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其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土地消化周期也明显低于其他各能级城市,如上海虽然当前消化周期保持在1年左右,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供应长期稀缺,房价整体下降几无可能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