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入学报名“迁户口”风险多

发表于2010-03-24
本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刚公布,沪上一些适龄儿童的家长开始打听各个重点学校对口的学区,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读书,通过各种关系忙着为孩子迁户口,个别重点小学周边出现迁户口小高峰。尽管很多学校采取先摸底的办法,教育部门根据各校招生计划来划定每所学校对口的学区,但由于招生计划有限,如果附近地段的适龄儿童不断增加,学校只能采取缩小对口学区的办法来缓解难题。
发表于2010-03-24
一位家长黄女士来电表示,为了孩子将来能上一所好的小学,孩子出生后,户口和爷爷奶奶一起落在静安区,如今,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发现自己所在闵行区的一所一级幼儿园要求,报考的孩子户口必须在今年3月份以前在小区落户,否则无法报名。
发表于2010-03-24
“有些孩子户口在虹口区,却居住在徐汇区,如果让孩子在户口所在地读书,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昨天,沪上某实验小学的校长表示,该校每年有三成的学生属于“人户分离”的情况,给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各公办小学、公办初中对自己对口学区内的学生实行“零拒绝”招生原则。每逢中小学登记报名时期,很多家长临时迁户口择重点校,结果,部分孩子却面临“无学校接受”的困境。
发表于2010-03-24
宝山实验小学的余慧斌校长表示,尽管本市一些重点小学的招生限制松动,但是,孩子的户口应该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直系亲属在一起,一些家长随意将户口迁到舅舅、阿姨、朋友家,不仅没有帮孩子进入名校,也会被以前对口的学校遗漏掉,人为造成入学难题。
发表于2010-03-24
目前,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主要以“户口所在地”为主要的就近入学依据,然而,很多孩子的户口和实际居住地分离,“就近入学”的政策没有办法很好地实施。虹口区四平幸福小学的俞吉祥校长表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家长的房产证若能作为就近入学的依据之一,相信对缓解目前的“入学迁户”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发表于2010-03-24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