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对于上个世纪拆迁户的一些感受

发表于2011-02-11

      在当时看了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摆脱了务农的艰苦,从农村来到了城镇,跳出了农门,年纪轻的或好或坏安排了工作,老年人也有了养老金,生活得到了保障,生活过得其乐融融有滋有味。大家排队签协议,没被开发的农民们也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盼着能早点拆迁。那时候的人需要的不多,人均24平方米的新公房,相比市区人均几个平米的居住面积有了质的飞跃。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房子成了老房子,拆迁政策也在不断的改进,考虑的更加周全,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精神。更多居民羡慕现在的拆迁政策,都怪当初拆的太早,分到的房子太小。许多居民也产生了情绪,要向政府讨个说法,但时过境迁,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面对当今如此高的房价,再有实力的政府也难以解决这个广泛历史遗留问题。

    当然适当的改进还是可以办的,就这样许多旧区开始了改造工程,主要解决公共设施老化的问题,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适当的多辟出一些公共活动场所,但终究还是那么点地方。百姓们的收入不是很高,但大部分达到了小康,房子多数人家是买不起的动辄贷款一百多万,每月至少换个七八千,生活质量下降的厉害,但买辆车还是可以的,十来万,方便了上下班,下雨下雪严寒酷暑都不怕了,碰到休息日还可以开着一家出去潇洒一下,这个时候谁会知道你家住的很小呢,只有在你回到家里郁闷的心情重上心头。这时候你会发现高档的小区车很多,破旧的小区车也很多。买了车消费大了,更加买不起房,车子说白了就是个负资产,但国人就是热衷于汽车消费。车多了路更加的堵,以至于比走路还慢,其实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个时期,最终回归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似的传统交通工具。

   感觉节约一点低碳一点更加符合祖国的发展,房子小一点不要紧,但觉悟一定要高,多给子孙后代留一些自然资源,不要整天叫着拉动消费,不要住着房开着车还感觉不够小康,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温饱以外的追求都是奢侈的。

发表于2011-02-11
yyej@杨园二居,您好!你所发的帖子“对于上个世纪拆迁户的一些感受”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社区干部交流园地业主论坛精华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上海业主论坛所有固顶帖和精华帖。
发表于2011-02-11
yyej@杨园二居,您好!你所发的帖子“对于上个世纪拆迁户的一些感受”已被设置为固顶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社区干部交流园地业主论坛固顶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上海业主论坛所有固顶帖和精华帖。
发表于2011-02-11
引用:yyej@杨园二居 在2011-2-11 0:11:45写道:原帖
     在当时看了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摆脱了务农的艰苦,从农村来到了城镇,跳出了农门,年纪轻的或好或坏安排了工作,老年人也有了养老金,生活得到了保障,生活过得其乐融融有滋有味。大家排队签协议,没被开发的农民们也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盼着能早点拆迁。那时候的人需要的不多,人均24平方米的新公房,相比市区人均几个平米的居住面积有了质的飞跃。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房子成了老房子,拆迁政策也在不断的改进,考虑的更加周全,也....
 
 呵呵,你曾经动迁过米有哦~~
发表于2011-02-12
关于老拆迁遗留的问题,上面领导说:老拆迁贡献最大得益最少,但不怎么解决。现在小区的三口之家,讨媳妇成了问题。72平米的老公房,怎么住?生了小孩第三代怎么办?廿七八小孩的父母都是文化不高赚钱不多人群,十几二十万钱怎么买房?连廉价房都买不起。有的连十万钱都没有,赚的钱只能维持生计,真是苦啊!!!
发表于2011-02-12
       由于政策的不稳定,不断造成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这里一批95年从南市区动迁的居民,房子又小,质量又差,钱又少给。现在这个地方动迁,情况就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就说明问题:至富靠动迁!那些早动迁的怎么没有想法?所以他们体现出来的是:物业费不缴!
发表于2011-02-13
文章很好,颇有代表性,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物质文明有了改善的今天,但愿政府部门能把握机遇,将中国的事情办好,重视老百姓的需求。
发表于2011-02-17
引用:永泉@永泉公寓 在2011-2-13 11:10:37写道:原帖
文章很好,颇有代表性,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物质文明有了改善的今天,但愿政府部门能把握机遇,将中国的事情办好,重视老百姓的需求。
 
 愿世界越来越和谐
发表于2011-02-17
引用:linda@明园村居委会 在2011-2-11 7:29:20写道:原帖
 呵呵,你曾经动迁过米有哦~~
 
 我是前几年拆迁的,但是房子还在建造之中,现在只能租房。
发表于2011-02-17
引用:gdxc@高东新村 在2011-2-12 10:59:41写道:原帖
关于老拆迁遗留的问题,上面领导说:老拆迁贡献最大得益最少,但不怎么解决。现在小区的三口之家,讨媳妇成了问题。72平米的老公房,怎么住?生了小孩第三代怎么办?廿七八小孩的父母都是文化不高赚钱不多人群,十几二十万钱怎么买房?连廉价房都买不起。有的连十万钱都没有,赚的钱只能维持生计,真是苦啊!!!
 
 只能说现在的舆论过分的展现了社会华丽的一面,希望大家能都努力工作不断追求,提高劳动积极性,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就像赶驴者在驴头前挂的那把嫩草,看似很近但只凭蛮干的话永远够不着。没有出路的大多数还在艰苦奋斗中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