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上海古筝 聆听古典艺术的精神

发表于2015-12-10

音乐是艺术,我想着是人尽皆知的,在音乐中古典音乐就像是一个老者一般站在山的顶端俯瞰艺术。是的,古典的艺术一直以来是被人们敬畏的,同时又是被人们欣赏的。古筝就是古典艺术之一,上海古筝课程聆听古典艺术山的文化,欣赏古典艺术的精神。

 

千古流传的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大筝发音柔和雅致,小筝发音清脆明亮;其音色清悦、高洁、典雅;色彩华丽、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既能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又能描绘出动人壮观的恢弘场面。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慷慨激昂,或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既是一种具有独特风韵的独奏乐器,又可以参加合奏或是伴奏;被誉为“东方的钢琴”。

古筝不仅悦耳动听、雅俗共赏,而且学弹容易,收效明显;是一种非常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优秀民族乐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流传,古筝在造型等方面形成了很多种类;有十三弦仿唐丝弦筝,有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等钢丝弦筝;上海古筝课程中当前最普遍使用的是二十一弦S型筝。

筝的演奏曲目很多,传统的独奏曲中有《渔樵问答》、《寒鸦戏水》、《锦上花》、《渔舟唱晚》、《中原雅韵》、《忆嵩岚》和天下大同》等。近30年来,又创作出大量新曲,如《庆丰年》、任清志的《幸福渠》 、赵登山的《春到田间》、《松花湖渔歌》 、王昌元的《战台风》 、丁伯苓的《清江放排》、李祖基的《丰收锣鼓》等独奏曲。

 

近年来,从韩国、日本到东南亚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些古筝学习爱好者。与此同时,古筝艺术也引起欧美等西方国家人们的关注,发展潜力普遍看好。

但是,如何教授海外学子学习古筝,特别是母语非汉语且非华裔的美欧人,这就需要古筝老师具备强烈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良好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上海古筝课程不但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器乐文化,还需要了解西方传统文化及音乐文化,当然,具备双语是最起码的。

上海儒鸿书院学员陆小雅日前说:“已经上了1周的古筝课程了,我不仅学习了古筝的弹奏技法,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学习激起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跨文化的极大兴趣”。的确,中国筝乐文化传播需要更多具备跨文化传播意识及教学能力的古筝老师。因为对于古筝老师而言,教学过程中同时扮演着“筝乐文化使者”或者“中华文化民间使者”的角色,尤其是走出国门教国外朋友的古筝老师。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