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结婚买房,你必须知道。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

发表于2012-05-24
以下的图请认真看,你会发现潜在的隐患。




看出点端倪了吧?对,我们的房子可能很坚固,但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安全的。因为室内是细菌病毒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尤其是二手房出租房集体宿舍等潜在更多的危险。86%的传染病是在室内空间传播的!下面就用文字来将你们看到的图进一步形象化。

在中国极易被忽视的一件事:
买二手房的业主、出租房的房客,目前都面临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几乎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房子没消毒就搬进去住了;随之而来的事却让所有人都后悔莫及为之害怕,二手房室内存在很多的传染性病毒、病菌,危害极大。
你都不知道这个房子之前都谁住过、出租给了多少人住过,有的屋内有患传染病的患者住过,宠物死亡的,宠物粪便残留的,室内有虫卵菌的,室内有恶臭的味道的,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买到手了,但不消毒那是绝对不能住进去的。必须要专业消毒,如果你不消毒那就是对自己的健康不付责任,更别提对家人健康的关注了。别因为自己忽视造成了家人的传染,到那时你会自责一生;
CCTV-2新闻报道:北京业主在入住二手房后被查出患了肺结核病,最终原因就是感染了原有业主留下的肺结核杆菌。原有房屋内残留的多种传染性病毒、病菌如果没杀死,给新业主及家人的健康带来的恶性症状频繁出现,挡都挡不住!我再次强调呼吁广大购房者、出租房的朋友,房子买到手后,第一件事你一定要进行专业的房屋杀菌、消毒!家人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了健康其他一切都是苍白的!

进一步了解下潜在隐患,房屋消毒意义非凡。

20多年前.医学界曾乐观地宣布,人类将在二十世纪末最终消灭各种传染病.但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古老的瘟疫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新的传染病又冒了出来。随着SARS(非典型肺炎)、甲流、手足口病和其它新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人们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行为,自我保健意识逐步提高: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洗手、家庭消毒……但是,专家指出,预防传染病的重点应放在二手房和出租房的消毒工作上!
但凡二手房或出租房很多都几经易主,前住户或留下很多复杂纷繁的细菌病毒,有些更可以常年存活以侍机感染新房主!我国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携带者超过总人口的10%,长江下游有些地区更高达30%!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传染病,结核病患者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 最新出现的结核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强。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仍有1/3 的人(超过20 亿人)感染结核杆菌,每年约有800 万结核杆菌携带者发病,而每个发病者每年至少会将病菌传染给10 ~ 15 人,中国更是结核杆菌携带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光看这2个传染病,每10个人中至少有2个以上的病毒病菌携带者,在流动性较大的二手房出租房中前房主残留污染的概率可见一斑!
所以做好二手房消毒和出租房消毒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国际前沿早已成熟,国内意识有待提高:

在很多发达国家房屋消毒已成为民众的基本防范意识。在日本不论租房还是买房入住前必须先对房屋进行消毒,无一例外!在美国有些州对此要求更严谨,要是租房不但入住前要进行消毒,就是退房时也必须再完全消毒!不然通不过检验中介就会扣除你的押金,用这笔押金再去请专业的房屋消毒公司来消毒!而且这绝对不代表下一位租客可以不用消毒就直接入住!我们不禁好奇,房屋消毒真如此有必要吗?随着信息的积累我们的意识也有不断的提升!房屋几经易主或久远不消毒必将成为严重的健康隐患!其菌落单位可以是室外的几倍甚至几百倍!一个小小的电脑键盘其实和外面的垃圾箱污染程度相同。
当我们一次次恐惧传染性疾病的时候,是不是该考虑下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当SARS、手足口病、甲流袭来时,我们该怎么做好杀菌消毒以保护家人健康?当占用我们80%生活时间的房屋成为传播疾病的又一大途径时,我们该怎么对抗病菌?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联合上海疾控健康管理咨询中心主办家庭污染调研表示:房屋细菌菌落总数最大达到1800万个/平方厘米。结核杆菌在随地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个月之久,而其治愈率不足八成;而乙肝通过唾液、尿液、血液、胆汁等在住房的残留,更是健康的顽敌。其他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如流感病毒、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痢疾杆菌、霉菌等二百多种,在一定条件下能存活多年,对您和家人的健康构成极大隐患。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部研究专家指出:预防传染性疾病,我们一定要从房屋消毒开始。尤其是都市商品房的高密度小空间低通风的特性,更突出了房屋消毒的绝对必要性。


好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卫家人健康你义不容辞。您可以自己对房屋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也可以请专业公司来帮你解决这隐患。你还等什么?还在酒吧里泡?在在麻将桌上砌?还在酒店与朋友狂饮?还在为了做什么发型买什么外套而伤害脑细胞?没有健康,其他一切都是假的,有共鸣的童鞋请帮忙把帖子顶起来,谢谢!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2-05-24

了解更多,www.zk-health.com

发表于2012-05-24
发表于2014-06-11

上一页|1|
/1页